鹤壁,一座历史文化悠久的城市,殷商末期四代帝都,封神故事发生地,历经“朝歌夜弦五十里,八百诸侯朝灵山”的繁华;诗经文化重要发源地,《诗经》中39篇描绘淇水两岸风土人情。
鹤壁,1957年因煤而建,见证了煤炭产业的繁荣发展过程。改革开放后,将转型发展作为根本出路,推动鹤壁实现了由“一煤独大”转为“多业并举”,坚定不移走创新驱动高质量转型发展之路,鹤壁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比重增至53.1%,因产业转型成效明显两次受到国务院通报表彰。河南省委、省政府对鹤壁的发展高度重视,专门出台文件予以支持,有关厅局也相应出台了支持文件,肯定鹤壁走这条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新路子。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系列主题鹤壁专场新闻发布会。张慧芳 摄
河南省鹤壁市委书记赵宏宇出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系列主题鹤壁专场讲话。张慧芳 摄
9月27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系列主题鹤壁专场新闻发布会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中国工业报从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政府新闻办获悉,河南省鹤壁市委书记赵宏宇出席并从三个方面介绍了该市三个产业转型方略。
明确“从哪儿转”
鹤壁从传统产业上发力,加快改造提升、迭代升级。
充分发挥功能性新材料、电子电器、镁基新材料等传统产业的基础优势,加大新技术嫁接应用,促进了产业从价值链低端向高端转变。
功能性新材料方面,重点做强做大聚氨酯、聚甲醛、聚乳酸“三聚”产业链。聚氨酯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子、体育等行业,大家平时穿的带有弹性的衣服、鞋子的鞋底,还有汽车、飞机外面刷的高端油漆和里面的仪表盘、座椅等很多零部件都是用聚氨酯材料做成的。目前该市美瑞聚氨酯项目一期已经建成,特种异氰酸酯等6种产品产能世界最大;聚甲醛是一种工程塑料,享有“超钢”“赛钢”等美誉,鹤壁市龙宇公司聚甲醛单套装置生产能力全国最大;特种尼龙小镇尼龙66安全气囊丝等4个产品为全国单项冠军,在建国70周年、建党100周年等庆典活动中,天安门广场上空直升机悬挂的党旗、国旗材料钧是鹤壁生产。
电子电器方面,鹤壁重点发展汽车电子电器、光电子、智能终端产业链。天海汽车线束和电子插接件引领国家标准,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20%;海能达,全球第二大专用通信产品供应商,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航海等领域,卫星移动手持终端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40%;航盛电子车载视听系统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30%,全国每3辆汽车中就有1辆使用了航盛的产品。
镁基新材料方面,镁是目前轻量化效果最显著的节能金属材料、未来最有潜力的清洁能源及绿色储能材料之一。鹤壁镁资源条件得天独厚,年综合加工能力30万吨、全国最大,高强韧镁合金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0%。去年,鹤壁市与中铝集团达成合作,截至目前,镁基新材料工业试验项目已经开工建设,下一步将加快推进年产30—50万吨全镁产业链项目,镁的轻量化、可降解等特性和优势继续发挥,加快在汽车、航空航天、高端医疗器械等领域的应用,保障国家原材料战略安全、建设材料强国贡献河南和鹤壁力量。
聚焦“往哪儿转”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鹤壁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前瞻布局新赛道,商业航天、生物制造、半导体及工业软件等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迅速发展。
商业航天方面,鹤壁市聚焦“星、箭、网、端、用”产业链核心环节持续发力,天章卫星智造基地建成投产,中原1号和鹤壁1号、2号、3号遥感卫星均为去年发射升空,4颗卫星形成全球首个车轮式雷达遥感卫星星座。
赵宏宇表示,到2027年,鹤壁市计划制造发射114颗遥感卫星组成“女娲星座”,届时卫片拍摄频率可由现在的3—4天缩短至5分钟,成为全天候开展耕地保护、森林防火、防汛救灾、环境保护“千里眼”。此外,火箭智造基地、航天测运控枢纽港等项目也都在积极推进,形成了集卫星设计、研发、总装测试,火箭研发、制造、发射,卫星24小时测试运行控制管理和卫星数据应用的商业航天产业全链条,正在打造中国商业航天及卫星基地。
生物制造方面,鹤壁市围绕生物大健康、生物基材料、生物医药三个领域,加快推动产业向终端产品延伸。河南生物产业集团新拓洋公司建成了全球最大的异VC钠生产研发基地,飞天生物公司实现了医药级结晶果糖产业化,100万吨玉米生物转化功能糖及原料药项目都已经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飞天生物公司粮食综合加工能力将跻身全国淀粉精深加工前列。
半导体及工业软件方面,目前,龙芯中科鹤壁制造基地已建成国内第一条全国产装备的芯片测试封装产线,年封装3000万片工控芯片生产能力。在龙芯中科带动下,已有40多家上下游企业落地,加快打造以芯片、电脑、打印机、工业控制为核心的产业生态系统。
抓实“怎么转”
强化创新驱动、数字赋能、项目支撑,加快打造产业生态。
把科技创新作为动力源,重点抓好“一室、两城”建设,“一室”就是淇河实验室,“两城”就是科创新城和中试城。淇河实验室已纳入省实验室序列,镁基新材料方向正在按照国家级实验室标准打造;科创新城已入驻75家高新技术企业、190家市级以上创新平台;中试城已初具规模,建成省级中试基地4家、市级13家,近三年成功转化中试项目471个,其中全省最大的合成生物中试基地去年建成后,已经完成了中科院天工所等科研机构的22个中试项目,同时还有21个项目正在进行或等待中试。
把数字化转型作为催化剂,深化实施“一转带三化”专项行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占比连续三年全省第二,入选全国第二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全省仅两个。
把项目建设作为主抓手,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聚焦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抓招商、上项目,7次“三个一批”项目建设综合评价中6次在第一方阵、2次全省第一,在库“四上”单位较2020年增长54.8%;营商环境评价企业满意度连续四年全省第一,成功创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位居“2024浙商十大最佳投资目的地”榜单之首。
据了解,鹤壁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在河南全省排名第一,穿城而过的淇河水质常年保持Ⅱ类以上、被誉为“北方漓江”,一年一度樱花季、民俗文化节、马拉松赛等赛事活动精彩纷呈,被世界匹克球联盟授予“中国匹克球之城”,蝉联全国平安建设最高奖“长安杯”。宜居、宜业、宜游的鹤壁,拥有中国美丽城市典范、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130多张“国字号”名片。(张慧芳)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