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4中国汽车供应链大会在武汉举办

©原创 作者: 祁晓玲 发表时间:2024-09-27 11:53
分享到:

随着电动化、智能化和网联化的技术变革浪潮席卷全球,汽车产业链供应链迎来了新机遇、新挑战。

9月24-26日,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和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24中国汽车供应链大会暨第三届中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生态大会”在武汉市举办。

在2024中国汽车供应链大会主论坛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发展司机械装备处吴卫表示,多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持发展优势,智能化创新发展不断加速,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显著增强,前景广阔。他提出,首先,全行业应进一步强化战略统筹和产业链协同,保持战略定力,正视差距,推动整车和产业链协同出海;其次,强化全局意识和系统观念,守住安全底线,拓展合作空间。既要在国内培育壮大中国汽车企业,同时也要鼓励更多的企业走出去,参与竞争;再次,强化产业链供应链的竞争力、创新力和体系化能力,其中细化、深入和系统是三大关键词;最后,强化政策引导支持,致力于培育具有全球领导力的一流企业,不断壮大供应链的骨干企业队伍。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发展司机械装备处吴卫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彭原璞认为,当前引领全球汽车行业百年未有之变局的新能源和智能网联革命,极大地推动了汽车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跨界融合,也给汽车供应链带来了四方面的变革。第一,电动化、智能化、生态化推动供应链重构;第二,安全问题突显,需加速严链、稳链、固链;第三,整车出海带动供应链加速走向国际化;第四,双碳目标下,汽车供应链积极推进绿色转型。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彭原璞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表示,中国汽车正走向国际化发展的新时代。产业链供应链是技术创新的主要载体,整车企业通过协同创新,不断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共同推动了行业的发展与进步。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

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链供应链水平不断提高,国内形成了六大主要汽车产业集群,一批具有比较优势的零部件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为稳定国内外汽车供应链体系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与此同时,国际形势愈发复杂多变,国内汽车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中国汽车行业乃至供应链的发展前景依旧充满挑战。作为本届供应链大会的首场会议,9月24日下午举办的“闭门会议”聚焦“供应链国际化发展”和“国内供应链集群发展”两大核心议题,邀请了政、产、学、研各领域重要专家及企业代表40余人,共同就汽车供应链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为汽车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思想成果。

在9月25日上午举行的大会论坛上,武汉纺织大学副教授、徐卫林院士团队骨干成员付专发表了题为《纤维科学助力汽车高性能与时尚化发展》的主题演讲,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零部件事业部总经理夏晓川分享了东风汽车供应链的产业发展战略与企业建设等方面的思考和经验,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谈民强就“智能生态供应链的建设助力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相关内容发表了主题演讲,招商局检测车辆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德兵的演讲主题为《打造“贸运仓检”一体化服务,助力新能源汽车扬帆出海》,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总行汽车与出行行业战略客户部首席客户经理江晓华以《招行银车通,汽车全链通》为题展开分享,各位嘉宾就汽车供应链当前面临的多重机遇与各方面挑战,如何推动汽车产业在新时代中实现可持续发展与突破,提出了独特见解与洞察建议。

9月25日下午,4场主题论坛并行举行,主题分别为“发展新型供应链,赋能新能源汽车新优势”“构建供应链新生态,推进智能网联汽车新发展”“推进供应链发展与服务,延伸产业价值链”“发展汽车产业集群,提升供应链创新协同”,充分结合当前汽车产业发展中的热点、痛点问题,回应行业关切。其中,“发展汽车产业集群,提升供应链创新协同”分论坛是供应链大会举办22年以来首次推出的聚集全国汽车产业集群的专题论坛,也是全行业少有的“集群”视角的专业论坛,将重点围绕相关地区产业集群化发展等相关情况进行全方位剖析,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在大会举办期间还发布了2024中国汽车供应链创新成果,围绕“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轻量化、数字化和低碳化”等领域共有59个项目发布,为行业的创新发展树立了标杆与榜样。据悉,自2021年起,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开始在中国汽车供应链大会上重磅发布“中国汽车供应链创新成果”。4年来,“中国汽车供应链创新成果”以其典型性、先进性和权威性,成为中国汽车供应链的创新“年榜”,具有“风向标”的指引作用。

本届供应链大会为行业各方从内容到技术呈现了丰富的创新成果,继续为中央制定政策、优化产业布局,为地方招商引资、企业供应链优化、增强竞争能力提供更精准的决策参考、更全面深入的交流平台。

作者:祁晓玲

编辑:袁海霞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