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记者 曹雅丽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着力培养造就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着力培养造就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提高各类人才素质。建设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
9月24日,国新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李忠表示,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能人才队伍,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迫切需要。
李忠表示,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突出技能提升,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构建以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聚焦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重点领域和健康照护、养老护理等重点行业,紧盯新动能、新职业技能人才缺口,引导劳动者积极参与职业技能培训。
二是突出企业主体作用,推动技能强企。鼓励龙头企业牵头,产业链企业联合,技工院校提供培训资源,培育产教评一体的企业技能生态链。推行中国特色企业新型学徒制。依托企业加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力度,提升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基础能力。
三是突出工学一体,高质量发展特色技工教育。推行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校企合作,加快构建区域性、行业性等多类型技工教育联盟(集团),提升育人质量。动态调整优化专业设置,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四是突出机制创新,畅通技能人才发展通道。深入实施“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支持企业广泛开展特级技师、首席技师评聘工作,研究推动扩大高技能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领域。广泛开展技能竞赛活动。
五是突出激励保障,增强技能就业吸引力。动态发布技能人才薪酬价位信息,研究建立技能型人才最低工资分类参考指引,引导企业逐步提高技能人才待遇,增强技能岗位吸引力。强化高技能人才表彰激励,选树先进典型,营造技能就业良好氛围。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