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南安阳多立体打造“一高地一区三中心”

©原创 发表时间:2024-09-26 13:38
分享到: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安阳专场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张慧芳 摄

9月25日,中国工业报从河南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安阳专场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河南省安阳市委书记袁家健,安阳市委常委、秘书长董良鸿,安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高勤科,安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常慧芹出席会议。

安阳,中国八大古都之一,甲骨文故乡、周易发源地、红旗渠精神发祥地等厚重文化符号,同时也是一座老工业城市,更是河南省委省政府支持建设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强市。2022年10月,在党的二十大刚刚闭幕不到一周的时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国内视察分别来到陕西延安、河南安阳,在视察红旗渠和殷墟时围绕弘扬红旗渠精神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发表了重要讲话。

2023年11月2日,河南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支持安阳以红旗渠精神为引领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强市的意见》,明确提出支持安阳打造“一高地一区三中心”,即红旗渠精神高地、跨区域协同发展引领区、区域先进制造业中心、区域文旅融合发展中心、区域交通物流中心。有了“一高地”精神动力,“一区”重要载体,“三中心”有力支撑,构成了安阳强市建设的完整体系。

坚持精神引领,红旗渠精神愈加熠熠生辉

安阳市积极推动红旗渠精神进党校、进校园、进机关、进企业,去年以来全国各地60余万人次来安开展红旗渠精神研学游,今年以来“红旗渠精神进校园巡展”走进全国5个省(市)10所高校,吸引青年学子约15万人参观学习,受到广大师生热烈欢迎和强烈反响,红旗渠纪念馆入选全国红色基因库建设单位,“红旗渠精神”宣讲团被中宣部表彰为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以“红旗渠精神奖”表彰为牵引,激励安阳广大党员干部迎难而上、克难求成,“拼”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绩。

深化开放合作,区域协同联动愈加紧密

安阳是国务院确定的豫晋冀三省交界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具有区域开放合作的天然优势。坚持“跳出安阳发展安阳”,从“左邻右舍”开始深化区域合作依托去年11月刚刚建成的豫北地区唯一的红旗渠机场,与濮阳市、鹤壁市共同规划建设豫北航空经济协作区,到邯郸市、长治市、新乡市等地学习考察、对接交流,加强跨区域交通对接、产业链接和功能衔接。

强化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步伐愈加稳健

安阳是老工业基地城市之一,目前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把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作为推动安阳“坚决转、加快转、高质量转”的重要抓手。培育100家先进制造业“四梁八柱”企业,100家科技型“青苗”企业,推动安阳全市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先进钢铁材料、化工新材料“老树发新芽”。安钢冷轧连续成功轧制0.2毫米、0.18毫米、0.15毫米厚冷轧带钢;低空经济、新型显示、电子新材料成为河南全省重要战新产业板块;蓝天实验室引领低空经济起势腾飞;翔宇医疗、旭阳光电陆续晋级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分别是国家级、省级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光远新材成长为全球最大的超细电子纱和超薄电子布制造基地。

据了解,安阳全市战新产业增加值占比由2018年的4.1%提升至12.6%,高质量发展快速蓄能增势。

聚焦甲骨文字,文旅融合发展愈加出彩

聚焦打造殷墟甲骨文中华文化新地标、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打好“文化”和“夜游”两张牌,殷墟博物馆自今年2月26日正式开放到今年8月25日,开馆半年参观人数突破百万,蝉联一、二季度“考古遗址博物馆前30榜单”榜首。殷墟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安阳博物馆纷纷开展夜游活动,并且坚持周一不闭馆,更好满足全国游客需求。从“古城夜游”到“洹河夜游”再到“点亮殷墟”,“夜游三部曲”让古都安阳越“夜”越精彩。殷墟甲骨文中华文化新地标正在树起,“有文化,必安阳”“到中国旅游必到殷墟参观,看中华文化必看甲骨文字”日益成为广泛认知。

突出双港联动,枢纽经济优势愈加凸显

安阳交通区位优越。安阳市重点打造“陆路港”+“航空港”双港联动枢纽载体,先后开通广州、深圳等热点地区航线,安阳至天津港铁海联运班列实现常态化开行,每20尺箱、40尺箱价格相较之前公路运输分别下降了42%、36%。安彩集团自使用安阳—天津港铁海联运以来,已节约运输成本200万元左右。这一措施既方便企业货物周转,又降低了企业运输成本,受到企业的欢迎。安阳是全国首批、河南省唯一的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综合立体交通指数连续5年位居全省前5,全省枢纽经济先行区优势日益凸显。(张慧芳)(文中除标注外图片,均为安阳市融媒体中心提供)

编辑:袁海霞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