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新实训模式,铸就职教辉煌

来源:河北网络广播电视台 发表时间:2024-09-25 20:49
分享到:

今年,广东省教育厅公布了2023-2024学年广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名单,这个赛事是广东省赛事中专业覆盖面最广、技能水平最高、参赛规模最大、社会影响力最大、联合主办部门最全的综合性职业院校技能赛事,其中深圳职业技术大学获奖数量排名第一,获得163个奖项,赢得了一片赞誉;为此记者采访了该校电工技能教育专家林丹,她不仅拥有着二十多年的电工技能教育经验,还是一位不断创新电工技能实训的教育者。

林丹介绍,在这几年的技能大赛中,深圳职业技术大学都是名列获奖数量第一的院校,这离不开多年来学校对老师的培养提升考核要求上、老师对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驱动上、对学生技能的重视培养上,让学校综合实力提升至全国同类院校前列,被誉为中国高职教育的“一面旗帜”。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自1993年建校以来,便开设了电工技能培训课程。然而,当时的两种教材,一种是根据中职生源编写的最基础的初级教材,完全无法满足高级职业需求;一种是本科学生的电工技术教材,强调理论研究,较为深奥;导致老师不好开展教学、学生也感觉学不到实际内容,更加难以满足企业实际需求。那时,作为经济特区的深圳,随着大量工厂的设立和新科技的不断涌现,对高技能电工的需求急剧增加,甚至出现了用工难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林丹于1997年入职,开始接手电工技能教育的工作,为了改变电工培训教材不匹配、企业用工难的问题,林丹与其团队从教学教材、教学模式、教师指导培训三个方面入手进行了创新改革。

首先,林丹所在团队编写了分层次、系统化的实训教材系列《电工技能实训基础》、《电工初级技能实训》、《电工中级技能实训》、《电工高级技能实训》,这套书籍根据电工实训的知识难度,分层级编写教材,成为中国最早最完整的电工实训教材系列,即满足了实践操作需求,又让学生掌握基础理论,达到理论与实践平衡,在有非常强的实践能力的情况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又为以后深造打好基础。随着电工技术应用场景的增加,且针对高职学生理论基础较弱的情况,林丹团队一起独创编写了《电工技术》、《电气控制与PLC》这两本书,知识点由浅入深的双循环螺旋深入,并通过不同难度案例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还能在实践中使用。该套教材持续被多次印刷和再版,成为高等职业技术教材的典范。

其次,林丹开始了在教学模式上的变革,她与团队推动从理论向实践的深刻转变,融合线上线下及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实操能力,适应未来职场需求。而且随着新技术的出现,林丹与团队及时整合创新教学资源,运用AI、VR技术丰富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创新录制的《电工技术》课程更是被评选为国家精品课程,入选为中国大学MOOC,让成千上万的人受益。

最后,开展了对老师教学方式的指导创新。第一定标准,林丹对电工基本技能课程大纲和课程标准重新设计、规范教学。第二是支持老师在课程教授过程中,及时对课程的项目进行改革和创新,对课程相应配套的实训硬件、软件的设计、更新与改造。例如为了让学生们走入真实场景去学习实践,建立了一室一厅的真实房型去讲解所有的电工知识、让学生自己动手安装实践等等一系列的方式。

林丹与团队的创新不仅革新了电工实训教育,更为整个职业教育领域树立了标杆,为我国技能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展现了敏锐洞察未来教育趋势的引领力。

目前,林丹培养出来的学生们主要分布在五大类行业中,其中不乏多个行业龙头上市公司,他们为深圳的速度持续加码。首先,是传统行业。例如建筑行业、制造业、公用事业和能源行业等。其次,是新兴领域需求增长,例如可再生能源、智能家居和自动化、电动汽车和充电基础设施等。再次,是高端技术领域。另外,是服务与维修市场。最后,就是创业与自主就业。

如今,深圳职业技术大学被誉为中国高职高专院校的佼佼者,堪称专科领域的“小清华”。该校的优质专业主要集中在通信类和电子信息类,而电工知识实训则是这些专业不可或缺的基础。学校的持续进步与发展,无疑离不开像林丹这样的优秀教职员工的辛勤付出与积极创新。

长久来看,电工技能行业将呈现出技术革新与智能化发展、市场需求与产业升级、职业发展与就业机会增多等积极趋势。然而,电工也需要面对技术更新迅速和安全意识要求高等挑战。只有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积极适应市场变化和技术更新,才能在电工行业中取得更好的发展和更高的成就。而职业院校就身负重任,需要不断创新提高自身的教育培训水平以紧紧配合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从而成为各行各业的成功基石,为国家的建设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同样,各类技能比赛进一步的促进了职业教育的提升、创新、发展。(乔昕阳)


编辑:袁海霞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