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低碳日”活动现场,长庆油田采气三厂苏里格第二天然气处理厂的青年员工李晓芸,通过学习交流,不仅掌握了氢能源及绿氢的基本概念,还了解到其所在工厂即将开展的氢能全产业链开发工程,以及“氢进万家”光伏制氢掺氢示范项目的开发计划。对于未来苏里格绿色低碳示范社区的打造,李晓芸充满了期待。
从“低碳日”到“节能环保周”,来自采气三厂机关、基层的20余名干部员工代表积极投身现场宣传活动。从室外宣传活动到深入厂区讲解宣贯,他们宣传节能典型,普及节能法规,推广实用技术,致力于做节能减排、绿色低碳的宣传者、志愿者和践行者。
“公共区域具有强大的辐射影响力,是示范引领的重要动力。”志愿者们表示,“储罐抽气、电驱压缩机等等,像这样的节能减排措施,在厂里的日常生产经营工作中已是常态。”
践行节能降碳发展理念
采气三厂统筹绿色生产与建设,加快构建多能互补的清洁低碳能源供给体系,大力实施节能减排和生产用能清洁替代,从源头上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实现碳减量,不断提升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含绿量”。
生产上组织基层管理交流会,对标节能标杆单位,学习交流“闪蒸气回收”“设备油耗标定”等特色节能技术及管理经验,提升重点环节能效水平;管理中预防性维护和设备保养,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故障,带动员工正确操作使用设备,精心维护保养,持续改进和提高设备的可靠性、稳定性和生产效率,实现节能减排降耗,推广储罐抽气、电驱压缩机、集气站VOCs改造、密闭装车等6项节能减排措施,节约能耗37910tce,实现资源有效回收,提高天然气商品率。广泛开展小革新、小发明、小改造、小设计、小建议等“五小”创新活动,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成本、降低能耗;生活里通过停开空调、风扇,离人关灯、关电脑等办公设备和公共区域照明等方式进行能源紧缺体验,同时引领干部员工践行“135”出行方案(即1公里内步行,3公里内骑自行车,5公里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以绿色低碳的出行方式支持节能减排,形成“领导带头示范,员工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
而这些仅是采气三厂节能降碳发展中最直观的展现和体验。如何更好地践行节能降碳和绿色发展理念,并转换成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采气三厂统筹绿色生产与建设,加快构建多能互补的清洁低碳能源供给体系,大力实施节能减排和生产用能清洁替代,从源头上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实现碳减量,不断提升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含绿量”。
距离苏里格气田生产指挥中心30公里开外的苏里格第六天然气处理厂,一排排光伏板整齐排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放眼望去,太阳能光伏板排起庞大矩阵,与周边草场共同绘就一幅绿色低碳发展的美好画卷。美景之下是“美”的收获,全厂建成的15座分布式光伏电站累计发电已超过580万度,折合减排二氧化碳3351吨。而利用光伏绿电,率先在第一处理厂、第六处理厂开展采出水电解制氢先导试验与积极推进苏里格生产基地地热能开发,全方位促进新能源与油气业务融合发展,走在了建设“绿电气田、绿氢气田、地热气田”多能互补最前列,为打造“气井零碳—集气站低碳—处理厂减碳”绿色低碳全流程示范奠定坚实的基础。
增强绿色技术创新动力
能源企业节能降碳,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采气三厂将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突出创新驱动,加快全产业链节能降碳,为建设绿色低碳的世界一流大油气田贡献力量。
以新能源产业发展为“核爆点”,绿色技术创新则成为“源动力”。9月2日,作业一区一架无人机腾空而起,启动日巡检任务,巡检数据同步传输至后台,完成任务后自动返回至平台。不远处的第一天然气处理厂厂区内,集成智慧安眼系统、视频智能中台、生产视频监视系统、外网视频平台、场站AI分析五大系统的安全生产智慧眼可视化智能化识别工程,与“无监控、不作业”的监督机制配套运行,对现场违章行为的实时抓取、智能识别与主动预警,在苏里格气田生产场站24小时全天候违章监管与告警,同时对不具备办公网接入条件的施工作业现场,在办公网实现视频监管和违章告警,在提升监管质效的同时,大幅节约监督人力资源。井站智能化无人机巡检管理、安眼工程应用推广、机器人升级改造、AR智能系统建设应用、苏里格智能管理平台功能扩展……大力实施CCUS-EGR等负碳工程,形成的“双碳”绿色技术体系闪亮“登场”,全力推进“气井智能操控、集气站无人值守、处理厂少人值守、管网立体管控”等生产全流程智能化建设,实现智能操控场景应用覆盖率100%。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能源企业节能降碳,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采气三厂将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突出创新驱动,加快全产业链节能降碳,为建设绿色低碳的世界一流大油气田贡献力量。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