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我国拿出“真金白银”引导支持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原创 作者: 孟凡君 发表时间:2024-09-24 14:24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记者孟凡君

随着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持续深入推进,对先进设备的需求在不断增长,设备更新潜力巨大、意义重大。9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两新”政策第二场专题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副司长张建华认为,工业既是各类设备的研发生产部门,也是大量先进设备主要的使用部门,工业领域设备存量规模大,更新空间大、潜力足。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有利于扩大有效投资,有利于提升先进产能比重,可以说既利当前,又利长远。

2024年3月份,国务院印发了《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接着7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安排15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工作,我国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促进产业转型,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加快,制造业技改投资持续两位数增长。

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

我国是制造业第一大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30%左右,很多种类的机器设备保有量位居全球第一。张建华介绍,工业和信息化部鼓励工业企业抓住国家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的机会,按照《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开展先进设备更新、数字化转型、绿色装备推广、本质安全水平提升四大行动,做好项目储备,与各地工信主管部门积极对接,用好用足各项支持政策,加快生产设备更新改造,加快转型升级,提高先进产能比重,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六部门印发《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以大规模设备更新为抓手,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坚持市场化推进、标准化引领、软硬件一体化更新,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编制了《工业重点行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指南》,提出27个重点行业及软件、网络、绿色、安全4个领域的目标任务、标准依据、重点方向,供各地、各企业和金融机构开展设备更新工作时参考。

张建华表示,2023年,全国工业领域设备投资规模约4.4万亿元,占全社会设备投资的70%以上。总体来看,我国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工作稳步推进,企业技术改造步伐加快。1-8月,全国工业设备投资增长11.1%,技术改造投资增长10.6%,增速较2023年全年分别高2.4、5.9个百分点。二季度,全国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83.1%、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64.9%,较2023年底分别提高1.1和1.9个百分点。“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深入抓好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各项任务落实,强化标准引领、加大政策支持、加强要素保障,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取得新的更大的成效。”张建华说。

为推动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工业和信息化部推动各相关部门制定了多方面支持政策,拿出“真金白银”引导支持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综合起来主要有资金、金融、税收、标准四类。资金支持方面,建立全国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项目库,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通过超长期特别国债加力支持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加大向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倾斜,扩大政策惠及面。联合财政部开展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设立专门引导资金,聚焦支持重点企业、产业链、科技产业园区数字化转型,建设一批示范项目。

金融支持方面,配合中国人民银行实施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工业领域第一批推荐项目已通过国家产融合作平台推送至21家金融机构,部分企业与金融机构已完成对接,协议贷款约1500亿元,对于专项再贷款项目,中央财政还将贴息1.5个百分点。目前,我们正在组织工业领域第二批项目推荐,进一步扩大企业覆盖面,加大对中小企业支持。税收支持方面,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印发《关于节能节水、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专用设备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企业所得税政策的公告》,对企业2024-2027年相关设备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投入,按10%抵免企业当年应纳税额,各地工信部门正积极配合税务部门,做好政策落地实施。

标准引领方面,聚焦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梳理了71项国家标准纳入制修订计划。出台《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目录(2024年版)》,目前正抓紧制定《先进安全应急装备(推广)目录》,为企业设备购置提供参考。各地因地制宜,采用投资补助、贷款贴息、股权投资、融资租赁和担保补贴等多种方式支持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初步统计,广东、四川、山东等21个省份出台了设备更新补助政策,江苏、湖北、湖南等18个省份出台了贴息政策。总体上,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已形成分层分类、协同联动的支持政策体系。”张建华表示。

我国重点领域设备更新对稳增长、促转型作用不断显现

我国很多机器设备保有量位居全球第一,有关机构测算,目前全社会设备存量资产净值约40万亿元。国家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司长刘德春表示,机器设备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骨架”。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用足用好各类支持政策,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一是加快建立政策体系。国务院出台《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后,各有关部门即印发了工业、建筑市政、交通、农业、教育、文旅、医疗等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

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了加力支持“两新”的若干措施,统筹安排15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增规模、扩范围、降门槛,加力支持重点领域设备更新。各有关部门陆续出台工业设备、用能设备、环境基础设施、营运船舶、营运货车、新能源公交车、农业机械、老旧电梯等领域设备更新实施细则以及配套政策。“可以说,通过半年时间的努力,快速建立起了设备更新行动政策体系,明确了重点领域设备更新的时间表、路线图,为持续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刘德春说。

二是加快下达国债资金。为了让实实在在的政策尽快传递到企业,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抓紧印发项目申报通知,细化各领域设备更新项目支持标准,按照“地方审核、国家复核”原则,优化项目申报和审核流程,切实提高办事效率,形成了支持项目清单。目前,15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已分2批全部安排到项目,共支持了工业、环境基础设施、交通运输、物流、教育、文旅、医疗、用能设备、能源电力、住宅老旧电梯、回收循环利用等领域的4600多个项目。初步测算,2024年国债资金支持的设备更新项目,总投资近8000亿元,可以带动各类设备更新超过200万台(套),形成节能量约2500万吨标准煤/年。

三是加快完善保障措施。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需要打好政策组合拳。第一,金融支持。中国人民银行牵头创设了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相关部门已累计向银行机构推送3批次、1.3万个备选项目,累计签约贷款金额已达到2300亿元。第二,税收优惠。财政部、税务总局完善了节能节水、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专用设备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企业所得税政策,加大对企业实施设备更新的支持力度。第三,标准牵引。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年初即修订发布了《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先进水平、节能水平和准入水平(2024年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电力变压器等能效强制性标准,以及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和煤制油、炼化行业能耗限额强制性标准,为扶优汰劣、分类精准实施设备更新提供了有力依据。

刘德春表示,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我国重点领域设备更新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对稳增长、促转型作用不断显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方面,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支撑投资增长,1—8月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6.8%,增速比全部投资高13.4个百分点,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64.2%,比1—7月提高3.5个百分点。制造业发展新动能不断培育壮大,8月份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6.4%和8.6%,分别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9和4.1个百分点。二是在建筑市政领域设备更新方面,各有关部门各地区聚焦建筑市政短板领域、薄弱环节,扎实推进住宅老旧电梯、环境基础设施等领域设备更新。1—8月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分别累计增长23.5%、21.6%。

三是在交通、农业领域设备更新方面,1—8月我国城市公交车电气化替代、老旧营运货车更新、老旧营运船舶更新数量大幅增长;全国报废汽车回收量为421万辆,同比增长42.4%,已达到2023年全年报废量的90%以上;老旧农机报废更新深入推进,1—8月带动我国农林牧渔业投资同比增长5.2%。四是在教育、文旅、卫生领域设备更新方面,持续推进高校及职业院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实训教学设备,游客运载设备、观光设备、游乐设施;全面推进智慧文旅改造提升,1—8月带动教育业、文化体育娱乐业投资分别增长3.0%、2.2%,多地公立医院持续发布医疗设备采购清单,更新升级一批彩超机、CT机等设备。


作者:孟凡君

编辑:袁海霞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