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工程院院士侯立安:我国绿色建筑正在向着健康建筑发展

作者: 孟凡君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 发表时间:2024-09-22 07:04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记者孟凡君

绿色健康建筑是未来建筑业的发展方向,将催生数万亿级“蓝海”市场。

9月20日,在河北省高碑店市举办的2024中国(高碑店)国际门窗博览会——2024中国(高碑店)国际绿色健康建筑大会,系统展示了绿色健康建筑上下游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新应用、新方向、新路径以及规划、设计、建造、运维全产业链“一站式”行业解决方案,搭建了商务合作洽谈和技术交流平台,助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掀起一场聚焦全球的绿色建筑产业热潮。中国工程院院士侯立安认为,我国绿色建筑正在向着健康建筑发展。

当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要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的新理念,重新定义了“好房子”——“融合、低碳、智能、安全”的标准,超低能耗建筑产业正悄然兴起,一场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建筑革命即将拉开序幕。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徐伟在接受媒体联合采访时表示,我国建筑未来发展将围绕工业化、绿色化、数字化,促进在绿色、低碳、智慧、安全等方面更好、更快的发展。

根据河北奥润顺达集团《超低能耗建筑—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一场颠覆性革命》报告显示,我国绿色健康建筑呈现出低能耗、高质量、高科技、大健康、大数据、大平台、大产业的“一低、两高、四大”综合特点,正是国家对“好房子”定义的完美体现。未来,我国传统房地产行业必然面临一次彻底“洗牌”,具备绿色、低碳、智能、安全功能的“好房子”将成为市场主流,在新时期实现房地产领域的全面升级。

绿色健康建筑建造成本将会低于传统建筑

让建筑更节能,让生活更美好。长久以来,与人类息息相关的是“衣、食、住、行”,其中“衣、食、行”三大产业已经发展到非常成熟的阶段,而最关键“住”的领域目前还没有很好的答案。《超低能耗建筑—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一场颠覆性革命》认为,传统建筑只考虑实用性而忽略了健康因素,根据传统观念人们的意识仍停留在“面积达、地段好、学区房、豪华装修、高档家具”层面,没有真正认识到“好房子”是要确保家人的居住健康。根据统计,目前我国既有建筑约810亿平方米,主要现状是:一是部分建筑已经步入高危状态或达到其既定使用寿命,亟待拆除与重建;二是部分建筑给排水管道、供热管道、电力线路等已经严重老化,建筑整体破坏严重,需要翻新改造;三是农村房屋冬季使用小型燃气锅炉取暖,不但面临“停了暖气就冷、关了空调就热”的窘境,还要承受着高昂的能源消耗。

未来,我国房地产行业新增建筑将会大幅缩减,而老旧房屋改造与升级是大势所趋,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建筑将在科技赋能下揭开神秘面纱,成为城市更新与可持续发展的主旋律。《超低能耗建筑—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一场颠覆性革命》显示,目前我国建筑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36%,建筑碳排放占全国排放总量的38%,因此堵住能耗“黑洞”,建筑是关键。中国节能协会监事长房庆告诉记者,随着我国正在实施的“双碳”目标战略,对未来建筑提出了新的挑战,而绿色智慧健康建筑是人类过好日子、过好生活,同时对环境产生非常好的影响的一种新的生活模式。

《超低能耗建筑—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一场颠覆性革命》分析,根据“好房子”的标准:“绿色”意味着让居民住得更加健康;“低碳”旨在为居民节省开支并实现能源高效利用;“智能”则力求让居民在使用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的便捷与舒适;“安全”则是确保居民住得安心、放心。绿色健康建筑采用被动窗系统、被动门系统、环境一体机系统、保温系统、遮阳系统、密闭系统、智慧控制系统、健康保障系统、太空技术应用系统及运营维护系统,不仅使建筑节能率高达90%以上,同时使“冬天不用暖气、夏天不要空调、分户进行控制”不再是想象,而且省去了公共投资、项目投资、热力入网费、小区管道施工费、空调购置费和取暖费。目前,绿色健康建筑建造成本每平米仅增加600—800元,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市场规模化发展,建造成本将会低于传统建筑。

应用绿色健康建筑将是大势所趋

超低能耗建筑以其产业覆盖面广、链条长、附加值高的显著特点,势必将广泛服务于全球人类与建筑市场,成为全球经济新的引爆点。《超低能耗建筑—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一场颠覆性革命》认为,绿色健康建筑以低碳环保与健康舒适为核心理念,通过尖端科技与创新设计的深度融合,不仅实现了能源的高效利用与零碳排放,更在显著提升居住者健康福祉方面取得了卓越成效。无论是新建还是改造,应用绿色健康建筑都将是大势所趋,特别是公共建设中对教育、医疗的改造以及有条件的一二线城市的黄金地段,通过科学规划调整,有利于更新市容市貌,利国利民,还会创造出很大的收益。然而,在超低能耗建筑产业发展历程中,出现了学术型、咨询型、专家型、认证型、概念型、叠加型、集成型、产业型等企业和机构,各自以独特的方式为行业进步和发展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更特别关注的是,产业必然要经过概念期、混乱期、灾难期、认识期、应用期、升级期的规律性发展阶段,因此应当聚焦于系统集成型和产业型发展模式,才能确保行业能够健康、可持续发展。

随着人类社会的迅猛发展,科技化、智能化、信息化、数据化浪潮席卷而来,高节奏、高压力已经远远超越了人们的承受能力,导致焦虑症、抑郁症、失眠症等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同时,面对工业革命、自然环境、高科技所带来的各种挑战,“矛”与“盾”的关系必然产生,如何应对成为当务之急。《超低能耗建筑—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一场颠覆性革命》认为,人类在经历了工业化、现代化带来的生活方式变革后,传统的健康管理模式正逐步迈向转型的十字路口,与其等到病发再花费高成本进行治疗,不如关口前移,把关键力量投入到疾病预防之中。河北奥润顺达集团总裁倪海琼表示,绿色智慧健康建筑正是这一前瞻性理念的先行者与践行者,在新时期运用现代科技将建筑回归至“自然健康”状态,掀起了一场全球人类生活方式和身体健康保障领域的颠覆性革命。

绿色智慧健康建筑绝非是传统建筑“换汤不换药”的延续,而是从设计理念到建造方式上的全面升级,通过特殊要求对各种建筑材料进行量身定制,最终实施EPC运营模式,从交付到“终身维护”彻底杜绝了中途出现“问题解决难、维权更难”现象,延长建筑使用寿命2—3倍。“没有高科技就没有高质量,绿色智慧健康建筑绝不是传统技术与常规材料的简单叠加,而是系统化建模设计、工厂化制造、标准化施工、信息化运维等技术的高度集成,并覆盖了规划、设计、建造、监理、检测、认证、维护的每一个环节,实现了全产业链的完整布局和创新。”倪海琼说。

推动绿色健康住宅产业“补链、强链、延链”

当前,绿色智慧健康建筑迅猛发展尤为引人注目,不但有利于打通全球大循环,而且无异于勘探出一座巨大的金矿。河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董兆伟介绍,河北是全国重要的建筑产业基地。近年来,河北省持续开展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推动绿色建筑产业由规模化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变,形成了以保定高碑店市为代表的超低能耗建筑完整产业链和支撑产业集群,全省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建设规模、专用产品产量和销量均居全国首位。自2022年起,河北省保定市在全省率先开展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新建建筑全面推广太阳能系统,并按照“宜电则电、宜热则热”原则,积极构建绿色消费新场景,通过绿色建筑与可再生能源有机结合,推动绿色健康住宅产业“补链、强链、延链”,有效降低了建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循着国家政策强音,踏着时代发展鼓点,要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像汽车4S店一样推广绿色健康“好房子”。以河北奥润顺达集团为龙头,全方位展现国内外绿色智慧健康建筑领域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新应用、新方向、新路径,京南保北掀起一场全球关注的绿建产业热潮,更多人嗅到了保定制造业的未来“风向”。倪海琼介绍,河北奥润顺达集团研发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既不需要安装空调、又不用铺设供暖等设施的超低能耗建筑,打造出了“恒温、恒湿、恒氧、恒静、恒洁”的“五恒”室内环境,逐步完成了近零能耗、净零能耗、产能型建筑的迭代升级。

绿色智慧健康建筑具备超级智慧运行保障系统,人工智能程度相当高,等于为建筑安装了“大脑”芯片,实现了人与建筑的互动沟通,让建筑不再是冷冰冰的“空壳子”。倪海琼表示,河北奥润顺达集团引入大数据、大健康等新技术,不仅颠覆了超低能耗建筑“节能型、五恒型”,推动其向“两康型、智慧型、氧吧型”突破,目前又升级为陆地上的太空舱建筑。特别是当前与航天科技·太空科技中心成功携手建立“航天技术绿色健康建筑联合实验室”,将致力于把诸多航空级“环境控制与生命健康管理”技术融合到超低能耗建造技术中,打造世界唯一的绿色智慧健康建筑集成系统,创造出健康人居的新型建筑方式。在2024中国(高碑店)国际门窗博览会现场,中国工业报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慕名而来的参观者,他们都对绿色智慧健康建筑早日进入“寻常百姓家”满是期待。


作者:孟凡君

编辑:袁海霞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