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记者 曹雅丽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构建新型基础设施规划和标准体系,健全新型基础设施融合利用机制,推进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拓宽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健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协调机制。
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发展迎来更明确路线。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印发《关于推动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协调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结合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的技术发展趋势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促进协调发展为目标,以推动新型信息基础设施跨区域、跨网络、跨行业协同建设为重点方向。
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主要包括5G网络、光纤宽带网络等网络基础设施,数据中心、通用算力中心等算力基础设施,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区块链基础设施等新技术设施。
“我国已形成网络、算力和新技术基础设施全面发展的格局,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5G网络、光纤宽带网络和移动物联网络,算力基础设施规模和水平位列全球前列,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信息等新技术设施蓬勃兴起。”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说。
当前,坚实的信息底座为数字经济“搭桥铺路”,融合应用加速向行业渗透,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不断涌现。在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新应用驱动下,数据和计算服务需求激增。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业务保持两位数增长,累计完成业务收入2584亿元。截至7月末,5G基站总数达399.6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33.5%。
近日,在华为全联接大会2024(HUAWEICONNECT2024)期间,华为董事、ICT产品与解决方案总裁杨超斌表示,今年,大模型性能持续提升,AI使用费用也在快速下降,逐步满足企业落地的经济性,加速了AI推理应用的爆发增长和行业数智化升级。但行业的数智化升级是一个系统工程,面临基础设施、数据、场景、业务集成、生态协同等诸多挑战,任何瓶颈都会导致生产力无法充分释放。
中国信通院产业与规划研究所总工程师牟春波在接受中国工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是一系列互联互通、分工协作的设施集合体,在高速发展中不可避免出现“木桶效应”,个别设施存在短板弱项就会影响了整体发展水平提升。《通知》就是为了解决新型信息基础发展中还存在的发展不协调、不平衡等问题,推动新型信息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
“华为将聚焦ICT产品和技术,持续深耕,构筑新型数智基础设施,使能千行万业的数智化。我们会协同伙伴,使能企业高品质联接,打破数据孤岛,联合打造企业级AI解决方案,加速行业AI走深向实。”杨超斌表示。
华为认为,数据的互联和存储是基础,数字化的深度,决定智能化的高度,数据沉淀是智能化的基础,模型训练是智能化的核心。无论是基础模型的预训练还是行业模型的增量训练,都依赖于一个高效、可靠的训练系统。从数据的联接存储、到模型的开发训练、再到应用的推理部署,构建新型数智基础设施,并联合伙伴打造企业级AI解决方案,深入行业场景,使能数智化升级。
华为围绕企业的数据流,打造高品质网络、存储、计算等产品与解决方案。在大会上,华为发布了一系列面向行业数智化升级的基础设施,包括:新一代OceanStorDorado全闪存存储,iMasterCloud云管平台,以及基于华为在计算、网络、存储等ICT硬件领域的工程经验开发的全新一代的Atlas900A3SuperClusterAI集群和集群级的运管平台iMasterCCAE。
此外,华为还结合创新的通信算法、并行加速算法、开发工具链以及系统运维上的积累,打造了更高效、可靠和易用的AI训练平台,从预训练到增量训练,使能客户敏捷高效开发最合适自己的AI模型。
华为还联合伙伴共同打造了企业级AI解决方案,为企业提供开箱即用的行业AI落地方案。华为提供AI硬件以及AI框架、微调套件、工具链、推理引擎等所需的软件,伙伴则结合他们的各种参数大模型,开发各类场景化AI解决方案。目前已有20多家伙伴基于华为昇腾AI基础软硬件开发出了100多个企业级AI解决方案,满足不同的场景化需求。
牟春波表示,在赋能方面,新型信息基础设施部署初期,通常缺乏应用案例和应用效果,传统基础设施运营主体决策难。
“这就需要创新赋能传统基础设施应用场景,通过试点示范逐步增强传统基础设施运营主体的认识,带动新技术、新服务的推广普及。”牟春波说。
为确保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有效落地,需要从多个层面着手,构建一个全面而系统的工作框架。这不仅涉及到部委层面的战略规划和政策引导,也包括地方层面的具体实施和协调推进,同时还需要企业落实协调发展任务,促进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快速发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