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环保组织绿色江南发布了《长三角化工行业A&H股上市公司碳排放信息披露观察报告》,该报告针对2023年度149家位于长三角地区的化工行业A股及H股上市公司的年度报告、ESG报告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并观察了338家关联企业在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系统上的碳排放数据公开状况。报告揭示了这些企业在碳排放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根据该报告的数据,在所研究的141家A股上市公司中,有36家公司不仅详细记录并公布了它们的碳减排措施,同时还披露了总计达一千万吨的减碳成果;然而,这些企业的减碳表现差异明显,与其自身的规模及采取的措施的有效性紧密相关。另外,有66家公司虽然披露了它们的减排策略,但却没有提供具体的减碳数据;而剩下的39家公司则完全未涉及碳排放信息的公开。相比之下,8家H股上市公司在ESG报告中普遍展示了较高的透明度,积极公开了与碳排放相关的各类信息,显示出对气候变化议题的高度关注。整体而言,H股上市公司在碳排放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和主动性方面领先于A股市场。
尽管近年来A股上市公司在碳披露方面取得了进步,但在信息的全面性和规范性上依然与H股上市公司存在差距。此外,由于缺乏第三方审计机构的验证,这些披露的信息在可靠性方面也受到了质疑。报告进一步指出,在被纳入2023年各地重点温室气体排放单位名单以及地方碳交易市场的关联企业中,仍有约三分之一未能落实环境信息披露要求,即便是在那些已经公开信息的企业之中,信息的披露质量也参差不齐。为了改善这一现状,绿色江南提出了多项建议,包括增设信息公开渠道,建立健全碳披露制度,企业应加强社会沟通、积极关注与应对国际市场等多项建议。绿色江南已向92家上市公司及其关联企业致函,并与其中的58家企业展开了交流,成功促使一些关联企业补充了环境信息的披露,同时,部分上市公司也做出了将在2024年的年度报告中提高碳披露和推动ESG发展的承诺。
此次研究得到了长安慈·长江流域生态保护慈善信托的资助和自然之友、北京合一绿色基金会的大力支持,旨在促进长三角地区化工行业的绿色转型共识与实际行动,鼓励更多企业投身于减少污染和降低碳排放的实践中,共同致力于打造一个更加环保的化工产业生态系统。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