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展新质生产力 亳州锚定建设“世界中医药之都”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 发表时间:2024-09-11 15:59
分享到:

9月9日,2024国际(亳州)中医药博览会暨第40届全国(亳州)中药材交易会在亳州开幕。

1985年,亳州举办第一届中药材交易会,来自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客商参会,成交额1.2亿元;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商务部致函安徽省人民政府,同意安徽省举办国际(亳州)中医药博览会;2023年,来自10个国家及全国各地的嘉宾、客商共襄药博盛会,首次举办中国(亳州)—RCEP中医药行业合作会议,发布《RCEP国家中医药行业亳州共识》,并签约重大项目30个,总投资376.3亿元。如今,亳州药博会已成为国内外最具影响力的中医药贸易、文化、学术交流展会之一。

四十年风华正茂,药博会蝶变向“新”。40岁的药博会见证了亳州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国际化的发展历程。2023年,亳州市现代中医药产业规模达1852.5亿元、增长11.3%,今年上半年达1137.4亿元、增长8.76%。中医药工作获全省考评“九连冠”,入选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亳药产业集群获批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亳州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中药材交易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全国最大的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中药保健饮品生产基地。世界中医药之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亳州市坚持把古老的中医药和现代科技有机结合,带动中医药企业实施生产环节“智改数转”,并向中药研发、检测、供应链等方向延伸拓展。全市现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4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6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家,通过CNAS认证的检验检测中心6家,拥有全国唯一的国家级中药材检验检测中心和中药材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在全国率先建成区域性中药饮片生产信息化追溯体系。

亳州设立超100亿元的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基金,支持拥有优势品种的企业通过并购合作等方式实施品种产业升级,推进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并在亳落地生产,加强创新药、经典名方新药研发,现有药品品种229个,在研仿制药品种58个、药品研发项目26个。

最近,亳州市还与华为公司开展合作,建设华佗中医药大模型,利用大数据、云计算、AI(人工智能)等现代数字技术赋能中医药全产业链发展,让传统的中医药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续写药都千年传奇。

亳州市加快推动中医药产业结构再造和中药饮片企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中成药制造、配方颗粒、中药生物制药、中药提取等,全市现有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企业212家,其中产值超亿元中药企业126家、超10亿元企业4家。2023年规上医药制造业产值426亿元、增长17.23%,今年上半年产值234亿元、增长7.5%。

为加速中医药“走出去”,亳州市牵头组建长三角中药产业创新联盟,与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中心(德国)、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等开展经贸交流,与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中医药协会建立合作关系。

目前,亳州市已有6家药企在境外设立营销机构,中药材进出口实绩企业91家,业务覆盖88个国家和地区。今年上半年全市中药材进出口3.8亿元、增长14.9%,占全省89.41%。亳州联动创新区“中药材出口共享检测新模式”入选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2023年度复制推广改革试点经验。

“世界药都、养生亳州”。中医药已成为亳州最具辨识度的“金字招牌”。亳州市将坚持把现代中医药产业打造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赛道,大力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国际化,举全市之力建设“世界中医药之都”,打造全国中医药产业高地、中医药进入国际市场的“桥头堡”。(安文)

编辑:袁海霞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