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第十四届智慧城市与智能经济博览会在宁波圆满落下帷幕。为期三天的展会,超300家企业与科创机构,7位院士在内的200余位行业专家,集中参与展览展示、交流对话、主旨演讲等各类活动,共同展示了数字经济发展的新技术、新成果,共同展望了实数融合发展的新蓝图、新未来,为推动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注入了新的活力。
本届智博会累计吸引超6.8万人次参观,专业客商达5万人次。同期举办20余场各类主题活动,累计超5000人次参加,开幕活动上一批合作成果落地,现场签约重大项目共计30个,总金额突破350亿元。
一、创新引领,前沿展示共绘未来
本届智博会展览总面积达到3万平方米,共设置了数字经济综合馆、智改数转馆、数字场景馆、未来产业馆、AI赋能产业馆等多个特色专题馆。其中首次参展企业占比超过四成,包括8家世界500强,9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近40家行业百强企业,以及超20家一流科研院所,展示了各自在数字经济领域的最新成果。首次实现多城联展,杭州、宁波、绍兴、金华、厦门等5个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集中展示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探索实践和显著成效;首次设置了智能物联产业集群省级特色成果展区,展示浙江智能物联万亿级产业集群发展成果。本次展会还汇聚了甬江实验室、甬华创芯中心、甬水桥科创中心、宁波软件园等一批产业平台和载体,展示了宁波数字创新实力和产业集聚发展生动实践。
展会现场人形机器人、大模型、数字人、无人机、智能生产线等相关爆款产品吸引了无数关注目光。比如阿里云带来“月球科学多模态专业大模型”,助力人类探月场景应用。华为以华为云笙数字人为代表,无缝集成华为盘古NLP大模型,开启了智能对话新纪元。清华大学全球首个城市世界模型,为城市规划、模拟提供定制化数字孪生环境和数据支持。
二、智慧碰撞,思想盛宴共启新篇
智博会不仅是一个展示科技成果的平台,更是一次交流思想、启迪未来的盛宴。
本届智博会同期开展了开幕主题活动和2024宁波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与智能经济战略咨询委专家咨询会、2024新质生产力与电子信息创新发展推进交流活动、开源生态体系建设专题研讨、宁波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等20余场同期专题活动。围绕AI赋能新型工业化、软件开源、低空经济、集成电路、数据要素等热点话题展开,众多院士、知名专家学者及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华为、京东方、中电海康、金蝶软件、开源中国等头部企业代表,发表真知灼见,碰撞智慧见解,为我市推动高质量发展、企业实现创新转型升级提供了全新的启发和借鉴。
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建议,作为制造业“百冠之城”,宁波应发挥工业应用的特长,将AI大模型的思维模拟技术,应用到汽车零部件、新材料的研发制造,形成宁波的亮点和特色。同时,宁波可以借AI大模型把机器人产业做大做强,引领宁波人工智能在全国的地位。
三、成果丰硕,产业合作共绘蓝图
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交流与合作平台,智博会始终致力于推动数字经济产业的创新发展。本届智博会上,一系列重要成果的发布与标志性项目的签约,为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开幕活动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首发《新质生产力研究报告(2024)——从数字经济视角解读》,系统解读数字经济对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的支撑作用。30个数字经济项目成功签约,涉及金额突破350亿元,签约项目中既有超百亿元的数绿融合、生产基地、总部基地等投资类大项目,也有集成电路、仿生机器人、AI传感器、新材料等前沿领域创新型项目,将不同程度填补相关产业链、创新链关键环节。
此外,本届智博会聚焦“三支队伍”建设要求,首次联动举办数字经济人才发展专题研讨会、“奔甬而来”数字人才对接等活动。汇集全市近300余家相关企业合计发布了2800余个岗位需求,目前已吸引了10余所高校近2000名大学生参与,极大丰富了我市数字人才储备库。
四、惠民共享,数字红利共筑梦想
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不仅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必然要求,同时将创造丰富多彩的应用场景,赋能千行百业,造福千家万户。
目前,宁波已成为全国首批“千兆城市”,建成5G基站3.6万个,成为全国第二个开通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的非省会城;宁波市人工智能超算中心整体算力规模达到300P智算算力+5P超算算力,设立了宁波数据交易专区……这些信息基础设施让宁波的数字场景搭建能力大幅提升。因此,本届智博会以智慧教育、数字金融、智慧生活、数字治理等多元化应用场景的生动展陈,让广大市民真切感受智慧城市的成果变化,共享数字普惠的美好生活。
随着第十四届智博会的圆满落幕,数字经济未来的探索与实践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宁波将继续以智博会为平台,深化交流合作,加速推动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深入探索数字赋能新型工业化新路径,持续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努力为网络强国、制造强国、数字中国建设贡献宁波更大力量。(刘圆)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