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社会保险中心以深化社保经办体制改革、提升全市社保服务便捷性为目标,按照“资源整合、统一标准、规范运作、便民高效”的原则,全面推动社保经办服务向乡镇(街道)、村(社区)延伸,将530项“全省通办”事项下放到乡镇(街道)受理,18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高频业务下放到村(社区)受理,全力实现全市244个乡镇(街道)和4818个村(社区)社保服务网点全覆盖,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细规划强基础,确保服务“下得去”
研究制定了《南阳市社保经办服务乡镇(街道)、村(社区)全覆盖工作方案》,对南阳市244个乡镇(街道)和4818个村(社区)进行摸底调查,全面掌握各乡镇(街道)、村(社区)的服务场所、网络设施、人员配备等情况,评估全市各乡、村开展社保业务的基础条件。针对网点建设存在的短板弱项,采用河南省南阳市、县、乡三级联动的方式,对南阳市的基层网点建设情况进行指导,统一制定了乡级、村级网点的人员、场地、设施配备标准,县区安排信息员分包联络搭建基层服务信息平台,逐乡、逐村进行操作演示,指导网点完成高拍仪、打印机等基础设备的安装调试。夯实乡、村级社保便民网点建设基础。
定标准促培训,确保乡村“接得住”
为确保乡、村两级网点建成后能够高效运作,河南省南阳市社保中心结合乡、村基层实际,制定了《18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高频业务经办培训手册》,编制了《南阳社保服务“全省通办”高频事项经办要点》,完善了《村(社区)社保便民网点人员培训计划》、《乡镇社保便民网点轮岗培训制度》,对基层经办人员开展培训,定期安排乡镇网点人员到市、县两级社保大厅轮岗实训。同时,严格要求网点按照相关规定妥善管理用户信息,避免社保数据泄露,确保信息系统和数据安全。从社保政策、业务经办、能力提升、基础管理等方面,全方位提升基层社保经办服务质效。
建机制重督导,确保工作“管得好”
建立了乡镇通报评比、县区轮值督查、市级随机巡查的市、县、乡三级督导评价体系,定期对全市乡、村社保网点建设运行情况考评,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县区人社工作目标绩效管理体系,与地方政府年度考核挂钩。县区乡镇每月通报工作情况;将南阳市13个县区划分为4个片区,采用每半年轮值方式,由轮值县区对片区内各县区督导检查;市级督导组不定期对基层网点服务情况明察暗访,并根据市、县、乡三级的督导评价结果,每半年对各网点服务情况进行通报,进一步强化任务落实,提升工作效能。
树品牌提质效,确保群众“信得过”
为了便于群众识别和了解,在各乡、村级网点加挂社保便民服务标识,打造“‘宛’美社保完美服务”品牌,突出品牌示范效应,充分运用“南阳人社宣讲团”“人社行风热线”等宣传载体,结合报纸、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围绕社保经办服务全覆盖是什么、为谁办、怎么办、谁来办等问题,开展政策宣传。组织各乡镇社保工作人员深入社区小超市、便民店、卫生所、乡村小广场、便民集贸市场等人员聚集地,通过悬挂条幅、发放宣传折页等形式对基层服务网点可以办理的事项进行广泛宣传,持续提升宣传质效,引导群众到基层服务网点办理社保业务。(刘俊梅 李闪)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