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嘉宇智创·眼耳微量注射泵:以新质生产力引领全球医疗新纪元

©原创 作者: 张英蓝 发表时间:2024-08-20 14:01
分享到:

近日,由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河南郑州分赛区组委会、中国工业报社河南调研组和郑州市技术市场协会组成的调研团走进河南嘉宇智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宇智创),深度探索嘉宇智创眼耳微量注射泵的神奇所在。

图注:嘉宇智创创始人 刘靖宇先生与调研团交流

图注:刘靖宇先生与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河南郑州分赛区组委会交流

耳聋是医学界最棘手的病症之一,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发布的《中国听力健康报告(2021)》显示,中国新生儿耳聋发病率为1‰—3.47‰,患有先天性耳聋的儿童从小无法接收到声音的刺激,往往因聋致哑,听不见声音,也无法说话。进入21世纪,基因治疗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为先天性耳聋治疗提供了可能。

图注:嘉宇智创公司创始人刘靖宇先生

据了解,2021年刘靖宇先生创立嘉宇智创公司,其带领技术团队开始为耳聋基因治疗专研的超高精度智能微型注射泵,以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遗传性耳聋诊治中心主任舒易来教授为技术带头人,包含十余名医院耳科医学专家。

舒易来是全球最早将基因治疗技术应用于耳聋治疗领域的科学家之一,其团队研发的耳聋基因治疗药物AAV1-hOTOF针对OTOF基因突变,将正常的人源OTOF编码序列导入患者内耳感受声音的毛细胞,使毛细胞能够表达正常功能的耳畸蛋白,从而从根本上改善儿童患者听力。

基因治疗药物往往是解决医学上的疑难杂症、重大疾病。其技术含量高,研发之路时间长、成本高。

舒易来团队研发的耳聋基因治疗药物AAV1-hOTOF需要精确到纳升的注射量,嘉宇智创凭借其深厚的研发实力和创新理念,成功研发了全球首款眼耳微量注射泵,该泵专为眼耳治疗设计,打破了传统注射泵的限制,完美解决了眼耳基因疗法注射的难题,这一里程碑式的成果不仅填补了国际市场的空白,更为全球医疗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与突破。

图注:嘉宇智创研究发明的眼耳微创注射泵

图注:刘靖宇先向调研团介绍产品

嘉宇智创领军人刘靖宇向调研团介绍道:“先天性耳聋约60%都是由基因引起的。以前先天性耳聋是没法治的,后来复旦大学的舒易来教授尝试使用基因疗法来治疗先天性耳聋。舒教授从2012年开始研究,历经十余年终于把药品研究出来了,在给患者试用时却发现没有合适的设备能把药物打进内耳里,舒教授在全球也没找到能打到内耳里的设备,后来就想找公司来给他做这个设备。我们一直是做精准微量药物输注的,输注的部位也都很特殊的。舒教授当时就找到了我们。这个药物注射时要求量非常精确,量小了达不到治疗效果,量大了会引起内耳压力升高,对人体造成伤害。我们的眼耳微量注射泵研发持续了一年多的时间,期间一直不断的在改进,精确度和药品残留技术难题一直在攻克,现在的成品已经已能做到单次注射5纳升的全球领先水平了,且正在申请全球专利中。”

嘉宇智创的成功离不开其强大的研发团队。公司创始人刘靖宇先生,作为国内胰岛素泵技术的领军人物,拥有超过二十年的行业经验。他带领的技术团队深耕微量注射领域多年,原是珠海福尼亚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技术总监,2003年带领团队研发出国内第一款中文版的胰岛素泵,把胰岛素泵从英文字幕图标时代带进了汉字时代。堪称“胰岛素泵普及者”。

“我是学高分子材料专业的,毕业后一直从事医疗设备的研发工作,2000年时做每小时输注量几毫升、零点几毫升的设备,后来做每小时百分之毫升、千分之一毫升、万分之一毫升的设备,每隔几年就把小数点往后挪一位,现在已经做到单次注射5纳升级别。舒教授的耳聋基因治疗药物每支150微升,价值好几万元。最初的产品在输注管路里的残留药量高达几百微升,造成药物的极大浪费。经过不断地实验和改进,现在的注射泵成品已经能做到10微升的残留。在舒教授的试用过程中,还对注射针头不断做了改进,使得手术过程更加方便快捷。2022年12月,舒易来医生和团队成功完成了全世界第一例先天性耳聋的临床治疗。这一研究成果被国际医学杂志《柳叶刀》(详见:2024年1月《AAV1-hOTOF基因治疗常染色体隐性耳聋9:单臂试验》,)选为封面导读,被誉为‘这项突破性的研究成果为儿童听力障碍的治疗提供了范式转变,并为治疗其他遗传性听力损失带来了希望。’开启了耳聋基因治疗的新时代。”刘靖宇自豪地向调研团表示。

图注:相关论文(来源:《柳叶刀》)

嘉宇智创眼耳微量注射泵研发成功,不仅彰显了公司在医疗器械领域的深厚底蕴和创新能力,更为全球患者带来了更加安全、精准和便捷的医疗体验。输注管路低残留不仅节约了药量,还有效推动了‘能够让普通患者都能用得起’的步伐,这一创新产品将以新质生产力为契机引领全球医疗领域迈向新纪元。(张英蓝)

作者:张英蓝

编辑:袁海霞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