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科天成开启申购 以新质生产力为核心 构建红外热成像综合解决方案

来源:河北网络广播电视台 发表时间:2024-08-09 16:29
分享到:

8月12日,我国在红外热成像领域具有显著影响力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科天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科天成”,股票代码301571)正式开启申购。公司计划在创业板公开发行4485.65万股,拟募集资金5亿元人民币。所募资金将用于投资建设光电产品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超精密光学加工中心项目、光电芯片研发中心项目,并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

应用范围持续拓宽经营业绩稳步增长

在当前国内积极推广新质生产力的时代背景下,红外热成像技术凭借其持续的技术革新和成本的有效降低,尤其是在非制冷型红外成像产品领域,其相对低廉的价格使得这项技术在民用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已经成为自动控制、在线监测、非接触测量、设备故障诊断、资源勘查、遥感测量、环境污染监测分析以及人体医学影像检查等多个领域不可或缺的工具。

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民用红外热像仪的成本进一步降低,这推动了该技术在工业测温、教育科研、消防与安防监控、石油化工、医疗检测、辅助驾驶及物联网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中国的红外热像仪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与国外成熟的市场相比,国内市场的增长潜力巨大。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对高质量生活的不断追求,国内市场对红外热像仪的需求日益增加。由于红外热像仪能够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预计未来市场对该类设备的需求将持续稳定增长。根据MaxtechInternational的预测及YOLE的报告,2023年我国红外热成像市场规模将达到100.60亿美元;2020年至2023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4.61%。

国科天成是一家专注于红外热成像及其他光电领域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除了核心的光电业务,国科天成还涉足了遥感数据应用、信息系统开发和卫星导航接收机研制等领域,形成了多元化的产品和服务矩阵。

2021年至2023年,国科天成稳步发展,其营业收入实现了快速增长,分别为3.28亿元、5.30亿元和7.0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6.31%;同时,公司归母净利润也显著增强,分别为0.75亿元、0.97亿元和1.2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30.36%。这一连串亮眼的数据无疑彰显了国科天成强大的盈利能力和稳健的发展步伐。

步入2024年,国科天成继续高歌猛进,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77亿元,同比增长38.83%;归母净利润亦达到0.57亿元,同比增长42.43%。这一系列佳绩不仅验证了公司在光电行业的领先地位,也预示了其广阔的发展前景。基于上半年的良好表现,国科天成预计2024年1-9月的营业收入将同比增长约43.79%,归母净利润也将有约47.86%的增长。这一预测结果揭示了公司下半年的增长势头有望持续。

专注红外热成像领域创新构建新质生产力

国科天成取得的显著成就与其坚持自主创新研发密不可分。在2021年至2023年期间,公司研发投资显著增长,分别达到2,064.73万元、2,911.10万元和4,972.58万元,相应的研发费用率分别为6.30%、5.50%和7.09%。截至2023年末,公司已累计获得发明专利38项、实用新型专利14项、外观设计专利22项。此外,国科天成曾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重大专项支持、中科院科技成果技术转化特等奖、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支持等多项荣誉,并被认定为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北京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在技术创新方面,国科天成紧密围绕光电产业中游的定位,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发展,持续践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理念。公司构建了以红外图像处理、成像电路设计、可见光与红外光共光路技术为核心的技术体系。作为国内少数具备1280×1024分辨率制冷型机芯及整机研制生产能力的企业之一,国科天成在2023年成功研制出T2SL制冷型探测器和非制冷型探测器,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并提升了产业链的完整性。

凭借先进的制冷红外技术,国科天成向下游客户提供了包括制冷型红外机芯、整机、电路模块在内的多样化产品,以及探测器、镜头等关键零部件。这些产品与服务广泛应用于边防及要地侦查监测、光电吊舱、卫星光学载荷、红外导引头、执法装备、商业航天、科学研究等多个领域,满足了多个领域对高性能产品的需求。国科天成以实际行动积极推动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展现了其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和强大实力。

展望未来,国科天成将继续将光电业务作为其核心支撑,通过攻克行业难题和实现技术革新,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编辑:袁海霞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