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正处在服务消费较快增长阶段,服务消费成为居民消费的重要增量来源。近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简称《意见》),围绕挖掘基础型消费潜力、激发改善型消费活力、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增强服务消费动能、优化服务消费环境、强化政策保障等6个方面,通过创新服务消费场景、加强品牌培育、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增强服务消费动能,要加强服务消费监管、引导诚信合规经营、完善服务消费标准,优化服务消费环境,突出绿色、数字、健康消费,加快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8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部长助理唐文弘表示,《意见》主要目的是通过优化和扩大服务供给,释放服务消费潜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服务消费需求。
研究解决制约服务消费发展的难点堵点
服务消费是民生福祉改善提升的重要支撑,是消费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方向,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生动力。唐文弘表示,《意见》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服务业开放,着力提升服务品质、丰富消费场景、优化消费环境,以创新激发服务消费内生动能,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为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提供指引和支撑。
针对高品质服务供给不足和群众关心的服务质量问题,《意见》提出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提升服务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扩大服务消费规模。商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选择市场需求大、有效供给不足的领域,分步、分类、分区域扩大开放,以开放优化供给、以供给创造需求,推动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
一方面要稳步扩大领域开放,包括修订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推动扩大服务消费相关领域的条目,还有要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推动电信、互联网、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有序扩大开放,建立健全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提升跨境服务贸易的开放水平。
另一方面是提升开放平台的效能,要推进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建设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区,办好进博会、服贸会这些重大展会,促进更多服务业新业态落地。打造“投资中国”品牌,举办一系列精品活动,促进招商对接和项目撮合,健全常态化、多层次招商机制,吸引更多服务消费新领域新赛道的外商投资。
服务消费实际上是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是老百姓日常生活的一个部分,直接关系到亿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唐文弘认为,服务消费本身就是涉及领域广,部门又多,发展服务消费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需要发挥部门、地方的合力,营造部门协同、央地共促的工作局面。商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首先是加强统筹协调。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已经建立了促进服务消费发展工作协调机制,协调推进服务消费发展政策措施的研究制定和组织实施,研究解决制约服务消费发展的难点堵点,共同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
其次是构建“1+N”的政策体系和工作体系。“1”就是《意见》将统领今后一个时期服务消费发展。“N”就是由相关部门围绕重点行业领域,从扩大开放、行业促进、政策支持、要素保障、环境优化等方面研究出台若干个切实管用的具体政策措施,全方位促进服务消费。
再者就是优化服务供给。抓好开放,推动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提升跨境服务贸易开放水平,提供更多高品质、差异化供给。抓好品质,不断改善服务消费体验,撬动市场资源和社会力量,鼓励发展多元化、多层级的服务消费体系;抓好创新,深耕细分市场,促进跨界融合、多业态融合、多场景交融,通过创新为传统服务消费赋能,更好发挥服务消费“惠民”“富民”的作用。
最后是搭建平台载体。发挥部门合力实施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积极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优化消费环境。结合开展“消费促进年”活动,围绕餐饮住宿、文旅娱乐、健康养老、教育体育、生活服务等重点领域,举办服务消费季系列促进消费活动,形成供给和需求两端发力、政策和平台双轮驱动的促进服务消费发展格局。
以创新激发服务消费的内生动能
促进服务消费是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人民高品质生活的重要交汇点。《意见》提出要着力提升服务品质,丰富消费场景,优化消费环境,以创新激发服务消费的内生动能,培育服务消费新的增长点,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司负责人常铁威介绍,近年来,服务消费的模式、业态、场景都不断创新,从发展机遇和趋势来看,大体有三方面的积极因素:
首先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带来对服务消费升级需求。居民消费从实物消费向服务消费转变,是消费升级的重要表现,上半年我国服务性消费支出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达到45.6%,同比提高了1.1个百分点。从国际经验看,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大关的时候,消费升级的进程一般会显著加快,目前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了1.2万美元,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的扩大,服务消费的扩容升级还有望进一步提速。
第二,人口结构的变化蕴含服务消费的创新动能。2023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了66.2%,仍处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时期,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将带来教育培训、养老托育、居住服务等消费需求。“Z世代”等年轻消费者逐渐成为消费主力,骑行、滑雪、露营、观演这些悦己消费、沉浸体验消费越来越受到青睐。老年助餐、居家助老、养老照护等服务业态也逐渐丰富,既帮助老年人和子女解决急难愁盼问题、提高生活品质,也孕育着服务消费的新机遇。
第三,科技创新创造服务消费的新供给。当前,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新技术手段不断涌现。送餐、教育、医疗等服务机器人不断迭代升级,上半年服务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22.8%。“互联网+”医疗服务、数字教育等新模式稳步发展,电子竞技、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等新业态快速成长,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便利的消费选择。民政部养老服务司负责人李永新说,要借力平台经济优势,支持关键技术研发突破。
国家发展改革委聚焦堵点痛点、补短板强弱项、推动转型发展,把服务消费作为消费扩容提质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等中央资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积极支持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发展;打造龙头企业和服务品牌,以优质供给引领消费需求提质升级。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工作当中,牵头出台《推动文化和旅游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同时,围绕降成本、规范化、高质量三方面重点,加快家政服务业从中介制向员工制转型。
常铁威表示,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围绕三个主题词,不断增强服务消费创新动能。第一个主题词是“培育”。6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制定出台了《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把消费场景的数字化、智能化作为重点引导和鼓励方向,在推动这些政策快落地见实效的同时,把服务消费场景创新升级纳入到下一步会同有关部门开展的“百佳消费新场景”活动之中。
第二个主题词是“融合”。要推动商业、交通、文化、旅游、体育等多种服务业态创新融合,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增强服务消费发展动能。第三个主题词是“激活”。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完善促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支持服务类企业轻装上阵搞创新、精益求精创品牌,在创新发展中更好满足消费需求。(孟凡君)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