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务部:实现外贸“质”升“量”稳目标 关键在下半年发力

作者: 孟凡君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 发表时间:2024-08-02 12:06
分享到:

2024年以来,我国商务运行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一是消费保持平稳增长,二是对外贸易“质”升“量”稳,三是“投资中国”品牌吸引力增强,四是对外投资合作较快增长。8月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副部长级)李詠箑认为,我国实现全年外贸“质”升“量”稳目标,关键还要在下半年继续发力。

当前,我国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上升,要充分估计外贸领域困难挑战的严重性。多个国际组织认为,2024年以来全球货物贸易处于温和复苏区间,但地缘政治紧张局势、贸易限制措施增多,各国产业政策竞争加剧,可能产生较大负面影响。李詠箑表示,商务部将用好多双边机制帮助企业积极应对不合理贸易限制,支持更多企业依托广交会等平台开拓国际市场,努力营造稳定、可预期的贸易政策环境,加力培育外贸新动能,提升外贸综合竞争力。同时,继续深化与贸易伙伴的互利合作,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畅通。

我国外贸呈现量增、质优、份额稳的特点

上半年,我国外贸运行稳中有进,货物贸易展现较强韧性和市场活力,呈现量增、质优、份额稳的特点。从“量”的角度看,稳住了规模。一是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拉动GDP增长0.7个百分点。二是全国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增长8.8%。三是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主体活力得到进一步释放。从“质”的角度看,结构在持续优化。一是与新兴市场贸易合作更加深入,占进出口的比重提升至64.9%。二是出口产品不断升级,机电产品出口占比提升至58.9%。三是外贸新动能培育取得积极进展,跨境电商进出口1.22万亿元。四是国际市场份额稳中有增,上半年稳定在14%左右。

党的二十大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商务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商务高质量发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商务力量,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居民消费实现新发展。着力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出台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和促进汽车消费、家居消费、餐饮业高质量发展等系列政策,先后开展“消费提振年”“消费促进年”系列活动,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二是对外贸易增添新动能。着力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打出“1+N”政策组合拳,实施一系列促贸助企政策措施。办好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数贸会等重大展会。推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2023年我国稳居全球贸易第一大国,“新三样”和跨境电商等新动能快速发展。三是利用外资迈出新步伐。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出台优化外资环境加大引资力度等政策,积极打造“投资中国”品牌,升级建立外资企业圆桌会议制度。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在自贸区港先行先试,打造开放新高地。四是国际经贸合作取得新突破。着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成功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贸易畅通专题论坛,达成一系列经贸合作成果,发布《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国际经贸合作框架倡议》。全面深入参与世贸组织改革,推动世贸组织第十三届部长级会议取得务实成果。推动RCEP全面生效,推进加入CPTPP和DEPA,积极开展自贸协定谈判。

培育外贸新动能是顺应市场规律和国际需求的主动作为,目的是优化外贸产品结构,提升贸易效率,更好地满足最终用户生产生活的需要,途径是深化国际合作,支持鼓励供应链的创新。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李兴乾分析,从上半年进出口的表现看,我国外贸在四个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这也是外贸新动能培育的着力点。第一个方面,促进跨境电商进出口双向活跃。第二个方面,发展绿色贸易正成为趋势。第三个方面,贸易数字化步伐加快。第四个方面,扩大进口为贸易伙伴提供动力和机遇。

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势头。李兴乾介绍,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速达到10.5%,高于全国外贸整体增速4.4个百分点。从企业预期看,数据显示接近八成跨境电商企业看好下半年的增长势头。下一步,商务部将继续坚持鼓励创新、包容审慎的原则,重点做好两个方面工作:一方面,优化服务生态。落实好跨境电商专项政策,支持跨境电商赋能产业带发展,指导地方培育一批发展标杆。一方面,深化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多双边谈判,利用双边经贸联委会、贸易畅通工作组这些沟通机制,推介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的经验、做法、成效。

我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应逐步显现

推动消费者以旧换新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高质量发展大局作出的决策部署。2024年3月,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印发了《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我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应逐步显现。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司长徐兴锋:商务部在充分尊重消费者意愿的基础上建立“去旧更容易、换新更愿意”有效机制。在汽车方面联动各方,围绕老百姓买车、用车、卖车、报废车全产业链条,推出系列政策措施,打造政策“组合包”,在家电、家装厨卫方面,采取措施优化回收,让消费更便利、回收更规范、环境更优化,成效体现为两个方面。首先是消费者的广泛认可。根据调研显示,八成以上消费者知道这项政策,七成以上消费者愿意积极参与到以旧换新政策中来,这是社会面认知体现的成效。其次汽车报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截至8月2日上午9时,全国汽车报废更新补贴申请突破45万份。

按照国务院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支持力度大为增加,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1500亿元用于支持地方自主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标准由购买新能源乘用车补1万元、购买燃油乘用车补7000元,分别提高至2万元和1.5万元。汽车方面,上半年我国汽车报废回收量同比增长27.6%,其中5月增长55%,6月增长72%,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增长33.1%。家电方面,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家电零售额同比增长3.1%,比2023年同期加快了2.1个百分点。家装厨卫方面,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家具零售额同比增长2.6%,政策效应逐步显现。同时,增添了一项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给予支持。

下一步,商务部让更多真金白银优惠抵达消费者,让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具体工作概括为四个关键词:第一个关键词是“衔接”。支持政策作了调整,提高了支持幅度,扩大了支持品类,要做好前后政策衔接。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尽快印发进一步做好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工作通知,出台家装厨卫“焕新”的工作指引,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实施方案等。汽车以旧换新政策还要溯及过往,过去享受1万元补贴的、已经享受到的也要按照2万元的标准补齐,不能让早消费的消费者吃亏,这也是政策衔接的一个体现。

第二个关键词是“指导”。支持地方自主提升以旧换新能力,指导地方及时完善配套措施,做好组织实施工作,进一步优化补贴的审核、资金拨付,审核上提速、服务上提质,打通申领补贴的“最后一公里”,尽量缩短消费者从提出申请到拿到补贴资金的时间。落实好促进二手车便利销售、在线办理汽车注销登记、再生物资回收企业“反向开票”等,这些都是为了落实以旧换新的一些配套措施,畅通以旧换新的“静脉循环”,持续完善再生资源的回收体系,让消费者处理废旧物资更加便捷。

第三个关键词是“宣传”。为让政策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在宣传方式上,希望媒体记者多多关注、多多支持,以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宣传更加深入人心,比如进社区、进企业、进平台、进机构、进展会。通过活动促进,有活动就有以旧换新,依托各地特色品牌活动、行业的重点展会,组织开展供需对接。供需对接“双质新品”,“双质”就是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家居,推出更多优质、优价产品,满足消费者换新需求。

第四个关键词是“督导”。强化跟踪问效,商务部将尽快组织消费品以旧换新的综合督查,对各地方开展工作情况进行指导,让财政资金真正发挥作用。关于以旧换新,老百姓有很多担心,比如有没有虚假宣传,有没有企业先涨价后降价,有没有违规套取补贴,借机销售伪劣产品等。商务部将畅通投诉渠道,依法严查这些不良现象,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欢迎媒体开展监督,共同把好事办好。

我国消费市场特点“稳、快、活、新”

2024年以来,商务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政策+活动”双轮驱动,创造性地开展一系列的“消费促进年”活动,成效比较明显,上半年社消零的数据23.6万亿,同比增长3.7%。徐兴锋介绍,上半年,我国消费市场特点可以概括为四个字。第一个字是“稳”,体现在大宗消费上。上半年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3.3%,其中新能源车乘用车零售量增长33.1%,占乘用车零售量比重达到41.8%,限额以上家电家具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1%和2.6%。第二字是“快”,体现在服务消费上。上半年,服务消费零售额同比增长7.5%,增速比商品零售额高4.3个百分点。第三个字是“活”,体现在新型消费上。比如网络零售,上半年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9.8%,其中实物商品增长8.8%,网上零售占社零总额比重达到了25.3%。第四个字是“新”,体现在乡村消费上。上半年,乡村消费零售额3.14万亿元,同比增长4.5%,增速比城镇高0.9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7.6%,增速高于城镇1.5个百分点。

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要积极推进首发经济。商务部将立足商务工作“三个重要”定位,推动消费持续扩大,下半年工作总体是五个方面:第一,办好“消费促进年”活动,共享美好生活。紧扣百姓需求,聚焦群众关切,谋划推出系列精品活动,可以概括为四个维度。在时间上,谋划开学季、丰收季、冰雪季、团圆季四个消费新高潮。在地域上,坚持“全民盛惠”,在城市里办一刻钟便民生活节,在乡村开展数商兴农庆丰收,让城乡居民共享丰收喜悦。在产品上,聚焦两个品,一个是“双智”新品,即智能网联车、智能家居等。一个是国货“潮品”,让老字号、新品牌成为消费扩增量、提品质的新增长点。在场景上,谋划推出家乡风味、银发最美、登高赏秋、瑞雪潮玩、欢乐跨年等消费场景,丰富优质供给,让老百姓赏美景、品佳肴、体味美好生活。

第二,加力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以以旧换新为抓手,稳住大宗消费。一方面要办好系列供需对接活动,让产供销、上下游更加通畅。一方面要做好政策衔接,让真金白银优惠直达老百姓手中。商务部将鼓励企业发布新品、开设首店、开展首秀首展,持续推出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新场景,满足消费者追求时尚、品质、新潮的需求。

第三,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激发消费新动能。当前,消费者越来越看重精神上的愉悦、身心上的健康,服务消费也是下一步消费扩容升级的重要举措。商务部将推动出台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性文件,推动电信、互联网、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有序扩大开放,支持文旅、养老、育幼、家政等消费,满足居民服务消费的需求。

第四,壮大新型消费,打造消费新的增长点。从长远考虑,培育消费新的增长点,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催生了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新兴消费。深入实施数字消费提升行动,举办“数商兴农庆丰收”“丝路云品电商节”活动,持续推进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绿色建材下乡。拓展“人工智能+消费”应用场景,扩大智能家居、手机、可穿戴设备等智能消费。

第五,优化消费载体,引领消费升级。2024年是“消费促进年”,商务部在各地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促消费活动,加快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培育。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为试点减少消费的限制性措施,把首发经济落到实处,提升城市商业能级,不断健全农村流通体系,进一步释放乡村消费潜力。(孟凡君)

作者:孟凡君

编辑:袁海霞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