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钢铁行业正从“增量发展”阶段进入“存量优化”阶段。7月31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六届八次理事(扩大)会议在河北雄安召开。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中国矿产资源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姚林认为,2024年初以来,我国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钢铁行业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努力克服市场供需失衡、钢材价格下跌、原料价格高企、经济效益偏低等困难,生产经营整体平稳,转型升级持续推进,品种结构不断优化,有效满足了下游行业转型升级对钢铁产品的更高需求,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当前,我国经济“含金量”和发展韧性正在提高,推进新型工业化对钢铁的需求在很长时间里还将维持较高水平,且要求质量更优、性能更高、更加绿色低碳。姚林强调:“我们既要科学理性地认清当前形势,把握和应对好市场波动,正视和解决好困难压力,又要从较长周期认识我国钢铁的发展规律和大趋势,坚信钢铁行业发展的潜力、韧性、底气、后劲。”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钢铁行业发展进入新一轮调整周期,发展条件和发展形势发生较大变化,制约行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尚未解决。著名经济学家贾康表示,我国钢铁行业要应对挑战,抓住机遇,在扩大内需与供给侧改革的统筹结合中,各个市场生产经营主体要尽可能形成高水平的“定制化解决方案”,必要时可通过“购买服务”取得“外脑”的智力支持,以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存量优化”阶段特征日益明显
当前,我国钢铁行业面临着很多困难,但机遇与挑战并存。上半年,我国钢铁行业进入“存量优化”阶段特征日益明显。从钢铁生产与消费总量看,钢铁产量小幅下降,国内需求强度减弱,粗钢表观消费量降幅大于产量降幅,供需矛盾突出,钢材价格持续低位,叠加原料价格易涨难跌等因素影响,行业利润同比下降,行业运行呈现出高产量、高成本、高出口、低需求、低价格、低效益的“三高三低”局面。姚林认为,其中原因主要是不少企业仍追求规模效益,供给能力释放过快过大,对上游原料价格产生支撑,同时供大于求造成库存大幅增加,对钢材价格产生抑制。
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司长张海登分析说,当前,我国钢铁行业发展条件、发展形势均发生了较大变化,制约行业发展深层次的问题尚未解决,行业自律难以得到有效发挥,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但也要认识到,经过多年发展尤其是通过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国钢铁行业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具备成熟的设计制造、生产经营和相关配套能力,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成效显著,也受到了国际好评。
上半年,我国钢铁行业运行呈现出五个特点:一是钢铁产量下降,品种结构加速优化。二是钢材出口增长,进口持续回落。三是钢材价格下降,铁矿石价格上升。四是经济效益下降,行业风险总体可控。五是节能环保投入增加,绿色化水平持续提高。贾康认为,我国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面临五个方面的挑战与机遇:一是如何实现和保持先进工艺与技术流程,二是如何在高端产品方面支持经济升级发展,三是如何优化建筑物用钢占比,四是如何做好铁矿石的有效供给,五是如何做好“国家安全”战略考虑的物资与产能储备。
上半年,我国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主要体现在:行业稳运行探索新举措;科技创新取得新成果;低碳绿色发展实现新突破;智能制造获得新提升;铁资源开发与保障取得新成绩;产业链交流合作迎来新进展。姚林认为,上半年,我国钢铁供给强于需求。同时,伴随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钢材消费结构发生变化。我国钢铁企业主动适应市场,紧跟下游行业转型升级步伐,加速优化钢材品种结构。在钢材价格下跌的情况下,尽管燃料类采购成本下降,但铁矿石采购成本明显上升,企业仍面临较大成本压力。“在下行市场打基础,在上行市场做利润。上半年,我国重点钢铁企业汇总利润各月均保持盈利,且呈逐月上升态势,但盈利水平仍处于低位。”姚林说。
新的供需动态平衡基础尚未筑牢
2024年,全球经济在经历疫情以来的持续低迷后首次趋于稳定增长,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均上调了2024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受全球经济保持增长韧性的影响,世界钢铁协会预测,全球钢铁需求将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姚林分析,从国内看,我国经济结构加速调整,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建筑业用钢需求下降,制造业用钢基本平稳。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全球脱碳进程加速推进,钢铁行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复杂、任务艰巨。特别是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放量生产低价取胜习惯仍在,供给能力充裕与需求强度减弱是钢铁行业面临的主要矛盾,新的供需动态平衡基础尚未筑牢,恢复提升行业经济效益的难度较大。
上半年,我国钢铁行业运行整体保持平稳,转型升级持续推进,在能效提升、技术创新、行业重组等方面均取得瞩目成效,但是我国钢铁行业发展正面临较大生产运营压力。国家发改委产业司副司长霍福鹏认为,受有效需求不足、国际贸易压力大、能耗总量限制等因素影响,我国钢铁行业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产销等处于较低水平,产业结构加速转型已经成为行业共识。常熟龙腾特种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徐利表示,常熟龙腾深知企业的发展不在做大做强,而在做精做优;不在包罗万象,而在深耕细作;不在规模扩大,而在转型升级;不在生产什么,而在市场需要什么。因此,要做细分市场的领跑者,做绿色低碳的践行者,做“一带一路”的参与者,做扩链延链的先行者,做创新管理的探路者。
事实上,我国钢铁行业新一轮市场调整是在钢材消费总量处于长期下降态势下的深度调整,不同于以前上升态势下的阶段性供需失衡,矛盾和问题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动化解。姚林表示,我国钢铁企业应高度重视、积极应对,时刻保持自律意识,坚决付诸行动,动态调整生产节奏,共同维护一个良性运行的市场。同时,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调结构、提品质、促转型,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不断提升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共同推动行业运行质量效益的持续提升。
需要强调的是,我国钢铁行业供给强于需求的市场形势仍未根本性改变。姚林分析,随着二季度市场预期好转,部分大企业、部分区域的螺纹钢、线材等产量和库存环比明显增长,部分电炉钢企业“避峰抢谷”灵活生产,加剧了区域市场供需矛盾,钢材价格仍处于较低水平。在当前的市场形势下,钢铁企业要摒弃市场稍有好转就放量生产、“打价格战”的经营思路,保持战略定力、坚持自律控产,特别是大企业要发挥带头作用,加强区域自律,共同维护市场稳定。
钢铁行业千万不要“内卷”
2024年,全球经济形势日趋严峻复杂,针对我国钢铁产品出口的贸易救济原审案件明显增加,上半年已达12起,多于前三年全年的数量。张海登认为,钢铁行业是优势产业,也是有竞争力的产业,须注意千万不要“内卷”。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我国钢铁行业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要抓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任务的落实;二是要坚持供需平衡与发展;三是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四是要坚持绿色低碳发展;五是要坚持数实融合发展;六是要坚持安全高效发展。
实际上,我国钢铁在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商务部外贸司能源资源品贸易处处长段炼从钢铁贸易角度,对钢铁行业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努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国际竞争力。通过技术改造等方式,打造差异化产品,摆脱低价竞争陷阱。二是做合规经营的示范,以维护市场秩序。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理事单位要在合规经营,特别是在依法纳税上起表率作用,引导行业内企业以诚信经营谋求自身长远发展。三是继续加强行业自律,共同营造良好市场竞争氛围。在生产端,根据需求把握生产节奏,实现供需动态平衡;在出口端,引导有序出口,树立中国钢铁大国形象。
下半年,我国钢铁需求基本平稳、稳中有优、降中有质。制造业将是支撑钢铁需求的主要动力,其中汽车行业将保持增长趋势,家电行业维持较快增长,造船行业手持订单充足,机械各子行业分化、总体保持稳定增长,集装箱行业增速预计放缓。同时,制造业出口增长,将带动钢材间接出口增加。建筑业用钢需求仍呈下降趋势,其中房地产投资、新开工面积等主要指标预计下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速或收窄。
姚林认为,下半年,我国风电、光伏等新兴产业用钢需求值得期待,在电力领域,风电和光伏装机容量快速增长将带动中厚板、镀锌板、硅钢等品种需求,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大幅提升利好中厚板、热轧板卷、无缝管市场;在能源领域,油气管网规模不断扩大将拉动中厚板、热轧板卷、无缝钢管等品种需求,氢能产业发展将带来新的用钢需求;在制造业领域,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新能源动力船订单增加和老旧船加速更新将支撑用钢需求,大规模设备更新也为装备制造业带来发展机遇,其中轻量化、高强化将成为重要方向。
下半年,我国钢铁行业重点工作任务:一是把提升质量效益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实现行业平稳和可持续发展。二是把“232”重点工作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三是把绿色低碳转型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厚植绿色发展新动能。四是把科技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五是把数字化转型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加速新旧动能转换。六是把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面,持续推进国际化进程。七是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工程,激发企业人力资源长效价值。八是把满足经济发展需求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孟凡君)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