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超百个“硬核”科技亮相!“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路演在广州举办

作者: 耿鹏飞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 发表时间:2024-08-01 22:03
分享到:

十余所知名高校,100余个早期硬科技项目,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四大领域,政产学研金等多个领域200多家单位参与……

7月31日,2024年“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路演—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专场在广州黄埔区启动,进行“产融对接、产业对接、产城对接”多向路演,助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

工信部此前已经组织过3次“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路演,遴选一批有“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意愿和能力的一线投资机构,通过路演等形式,为早期硬科技项目和早期投资机构搭建平台,为有合作意愿的地方参与和合作落地。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在启动会上指出,举办“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路演—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专场,是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实际举措。面对新形势新要求,要多措并举促进科技、金融的有效结合,将科技成果转化为产业成果。一是探索新模式新路径,深入推进产融合作,共同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持续提升制造业金融服务质效。二是完善政策服务机制,创新支持成果转化,为各类创新主体特别是高校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三是加强协作联动共享,积极推动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和各类金融改革试验区深化前瞻探索,进一步汇聚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强大合力。

工业和信息化部财务司副司长雷文表示:“我们开展‘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好,处理好产业变革和金融创新之间的关系,破解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系,与产业科技创新之间的结构性矛盾。鼓励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进而降低创新成本,缩短攻关周期,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升产业科技创新及产业化的科技效率效益。”

项目路演:超百个硬科技项目同台亮相

路演现场,一项项走在前沿的“硬核”科技,令人耳目一新。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李治军

“未来,机器人变得像手机一样智能方便,真正走进千家万户。”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李治军介绍,他带来的路演项目——卓识智能操作系统,通过智慧内生的系统让机器人变得更智能化,让机器人更适用于实际生活场景。李治军表示,广州的产业基础雄厚,十分重视支持早期硬科技项目,希望能达成进一步的产业合作。

目前,航空航天处于蓬勃发展期,卫星技术从一体化逐渐走向柔性化。“我们形成了国内领先的柔性化卫星设计方法。同时,我们建立了硬件即插即用、软件构件化。”哈尔滨工大卫星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曲成刚介绍,该团队以数字化为底座,实现整个硬件模块化,将电子控制器如压缩、存储等进行集成,让卫星“即插即用”,极大地优化了体积和重量,今年已经有7颗卫星搭载了此项技术发射。

“地方政府搭台、高校优秀项目集中亮相、投融机构联动支持,这种模式能起到很好的链接、示范作用,能引导社会共同关注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项目,更快加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落地。”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认为,政府要通过政策扶持、产业生态打造、搭建公共技术平台等方式,降低硬科技创新成本,激活企业创业氛围。

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 米磊

米磊表示,硬科技实的衡量标准实际上就是未来中国能够在全球并跑和前进跑的核心竞争力。很多细分的领域我们做到单向冠军,做到世界第一,哪怕做一个螺丝钉或者做一个工业软件,其实它的积累周期都非常长,短期的回报是不够的。在这种情况下,单纯看财务回报是很难有进展的,这就需要全局的思维。

在米磊看来,科技和金融的结合有三个难点或主要矛盾,一是金融追求的确定性,科技创新的不确定性。金融的短线属性,科技创新是长周期,这是矛盾。所以国家提出了“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方向,其实是要符合今天科技创新的规律。我们现在面临的挑战,要迅速加大在风险投资的比重,而且是早期风险投资的比重,这是非常迫切的需求。

广州为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架桥铺路

科技创新、产业升级、金融赋能三者有机融合形成的“科技-产业-金融”三角循环,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同时也是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关键所在。

以科技创新为发展特色的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凭借出色的产业投资生态环境,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上架桥铺路,科技、产业、金融三要素形成良性循环,成了不少科技企业创业的首选之地。

据统计,目前该区已集聚4万多家科技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2800家,上市企业数量超80家,研发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为6.65%,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并拥有华南最大的孵化器集群,连续四年科技创新能力位居全国开发区第一,在培育科技企业的路上一路高歌猛进。

众多企业选择的背后也得益于其完善的产业布局,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始终坚持制造业当家,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工业竞争力连续6年位居中国工业百强区前三,目前已形成绿色能源、汽车制造、新型显示、新材料、美妆大健康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和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三大百亿级产业集群,积极布局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生命科学、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前沿未来产业。

在企业打通先进技术成果转化的路上,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不断优化的政策环境也是一大助力。在金融领域,该区已经搭建了“12345”金融服务体系,其中包括建立母基金引导机制,设立总规模50亿元的科技创新创业投资母基金,通过“母基金+直投”的方式,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撬动社会资本重点投向本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种子期、初创期科技企业。在产业政策方面,该区先后出台了“高质量发展30条”“新型储能10条”“智能传感器10条”“集成电路10条”“低空10条”“银发经济10条”“数字化转型若干措施”等政策措施,打造“1+N”政策体系,持续为企业保驾护航。

作者:耿鹏飞

编辑:袁海霞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