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记者曹雅丽
今年是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30周年。1994年,一条64K国际专线开通,标志着中国互联网时代正式开启。2024年,中国互联网迈入而立之年,历经三十年的艰辛探索和创新实践,中国互联网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互联网发展道路。
7月9日至11日,“2024(第二十三届)中国互联网大会”在北京开幕,大会以“互联三十载智汇新质变”为主题,邀请行业大咖、专家学者、创新企业,共同探讨和分享互联网领域的最新动态、前沿技术。
记者在展会现场看到,本届大会特别设置了30周年时光长廊,通过30张海报记录了中国互联网行业从1994年到2024年三十年间勇敢探索、锐意创新的里程碑事件。不仅有勾起大众“触网”回忆的时光长廊,还有展厅内3D打印巧克力、辅抱式移位机等体验场景,以及现场展示的多款大模型和机器人,为本届大会营造出怀旧而欢乐的氛围。
从弱到强筑牢网络强国基石
三十年来,中国互联网始终秉承开放、平等、合作精神,坚持勇敢探索、严谨求真、坚韧奋斗、锐意创新,一路乘风破浪,走过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非凡发展历程。
据了解,到2023年年底,中国互联网普及率已达到78%,年增长率达2.6%,用户数接近饱和。与此同时,网民平均上网时长从2019年的4.4小时/天降至2023年的3.7小时/天,显示出公众互联网用户增长已接近天花板。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赵志国指出,中国互联网行业要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使命中把握发展方位,深刻认识互联网是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重要力量,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有力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站在增强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的高度,不断拓展互联网发展新空间,打造竞争新优势。
赵志国强调,要加快落实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部署,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互联网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谱写网络强国建设新篇章。
一是聚焦强基固本,优化升级新型基础设施,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稳步推进5G、千兆光网建设,统筹推进5G-A演进升级和6G研发创新。要优化算力基础设施布局,引导东西部算力协同发展,持续发力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要加快国际通信设施、卫星互联网等建设发展,提升国际网络、空间网络通达服务能力。
二是聚焦创新引领,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领军企业的龙头作用,引导更多人才、资金、技术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快推进人工智能、下一代互联网、量子科技等前沿技术攻关突破和成果转化。要实施新赛道培育行动,推动构建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持续增强创新发展活力。
三是聚焦数实融合,深度赋能新型工业化。要深入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持续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传统产业“智改数转网联”。要全力推动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和规模化应用,深入实施标识“贯通”行动,加快建设“5G工厂”,打造“5G+工业互联网”升级版。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支撑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四是聚焦环境优化,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持续深化行业管理改革创新,着力推进网络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推进建设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数智赋能产业发展动能焕新
55年历史的互联网,30年的全功能接入,互联网为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民生服务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互联网需要在新的时期数智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中找准位置,抓住时代机遇,实现使命担当。
“中国全功能接入互联网有30年的历史,经历了数字化、网络化的时代,进入到互联网的数字化时代。在整个发展中,现在来到了人工智能的新风口。”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说。
“随着互联网普及率的稳步提升和移动用户数接近饱和,连接数的增长将逐渐从公众用户转向各类专网,特别是算力网、政企专网、工业内网、车联网、物联网等领域,其中工业内网的连接数空间巨大,亟待开发。”邬贺铨说。
邬贺铨介绍,在IPv6的普及方面,中国取得了显著进展。据国内互联网企业在线统计并去重汇总后的数据显示,中国IPv6渗透率已达72.7%。
在固定宽带领域,邬贺铨透露,2024年第一季度,我国固定宽带用户中百兆和千兆接入分别占94.5%和27.4%。
移动宽带方面,邬贺铨指出,截至2024年4月,我国5G用户已占移动用户总数的一半以上,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DOU)占比与4G相当。邬贺铨表示,网络宽带化已具备支持视频与AI场景的潜力,但仍需开发更多增强用户体验和体现网络价值的应用。
在邬贺铨看来,5G-A与IPv6的兴起,特别是人工智能大模型开启的智能涌现,将引领互联网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不仅使互联网原有业态焕新,还催生了众多新业态。
“互联网平台作为AI赋能消费与行业应用的重要模式,将在新引擎的加持下实现再出发。工业互联网作为互联网的下半场,随着AI等技术的融入,正逐步提升互联网接入物理实体、服务垂直行业的能力,促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的发展。”邬贺铨认为。
量质齐升未来网络雏形初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互联网发展不断开创新局面,多项关键指标位居全球第一,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了空前的密集活跃期,以通用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深刻地重构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未来网络的雏形正在逐步形成。
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尚冰表示,我国基础设施量质齐升。宽带网络规模和覆盖水平全球领先,骨干网架构持续优化,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化的互联互通格局,算力总规模居全球第二。
尚冰介绍,我国互联网技术产业突破发展。国产大模型产品不断涌现,智能芯片开发框架等关键核心技术取得了重要突破,相关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居全球前列。6G的愿景概念、技术研究、研发验证等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位居全球第一梯队。9家企业跻身于全球互联网企业市值前30家,独角兽企业数量已经达到了375家,企业的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了空前的密集活跃期,以通用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深刻地重构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对此,尚冰建议:
要巩固基础网络的领先优势。持续深化5G、千兆光网、IPv6、移动互联网等规模部署,提升网络能力和覆盖率,加快算力资源的多元化发展,提升算力网络的整体能力。优化国际通信出入口和通信网络节点布局。
要强化互联网技术创新能力。加快人工智能芯片、算法框架等软硬件创新,构筑以大模型为代表的自主生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系统开展先进无线通信、新型网络架构、空天地一体等下一代互联网的前瞻性布局,把握发展主动权。
要提升融合创新的发展格局。加快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互联网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步伐,持续壮大共享出行、电商直播、无人配送等新业态、新模式,提升经济社会的服务效率。
要深化高水平的开放工作。持续提高国际化运营水平,加速跨境电商、社交娱乐、移动支付等优势应用于出海发展,深化多领域深度对接交流,积极参与人工智能、数字贸易、数据安全等多双边数字治理工作。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网络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为各行各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中国互联网正在迎来最好的发展时期。”尚冰表示。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