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开始了!机器智能抢了出租车的饭碗,“自动驾驶第一城”的两难

©原创 作者: 王永强 王珊珊 发表时间:2024-07-12 13:36
分享到:

6月24日下午,武汉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经大会投票选举,盛阅春当选武汉市市长。

甫一上任,盛阅春要面对的棘手难题之一,即是武汉市作为“全球自动驾驶第一城”的“两难”选择。

一方面,武汉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车路云”一体化重大示范项目已获武汉市发改委批准,备案金额约170亿元,拟于6月开工。这将进一步夯实武汉市自动驾驶的商业化前景。

另一方面,则是武汉市建设汽车客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设客运”)出租车司机面对技术无情“碾压”的焦虑:“尤其近段时间无人驾驶网约车的盛行,科技垄断资源,抢夺底层人的饭碗,许多巡游出租车养家糊口困难,被逼退出这个行业。”

在一封名为《巡游出租车已到死亡边缘》的求助信中,建设客运发出如此感慨。

巡游出租车的抗争

6月21日,一封名为《巡游出租车已到死亡边缘》的求助信出现在网络上。该求助信以建设客运的名义自称,“公司拥有巡游出租车159台,4月份以来已经退车停运4台,而且还有继续蔓延的趋势”。为此,建设客运采取“让利保本经营”模式,2024年2-4月每月向司机少收取300元承包费,5、6月每车奖励300元。但现在司机每天单车200-300元左右的毛收入,“让利”的这点杯水车薪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由此引发驾驶员与公司之间的矛盾,司机群里大家在抱怨公司和管理部门的不作为。

图片来源:网络

求助信特别强调了近期无人驾驶网约车的盛行,更是让巡游出租车的生存“雪上加霜”。

武汉市交通运输局官网2019年8月26日的一份资料显示,彼时,武汉市有巡游出租车16737台,巡游出租车企业57家,个体经营者417户,持有从业资格证人员9.3万人,在岗人员3.3万人,日运载乘客85万人次(年3.1亿人次)。而到2023年,武汉市出租车共完成21434.56万人次客运量,较之2019年数据下降约0.96亿人次,4年间降幅高达30.86%。

企查查信息则显示,建设客运成立于1996年4月,注册资本1000万元,企业规模为微型,2021年工商年报参保人数5人。截至2024年6月20日,建设客运拥有巡游出租车159台,车辆台数约为武汉市约1.6万辆出租车台数的1%。

“武汉作为‘全球自动驾驶第一城’,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度’)旗下萝卜快跑平台无人驾驶车辆的普及之快捷,实在让人感叹。”不愿具名的自动驾驶从业人士告诉中国工业报,这种被武汉当地居民称之为“傻萝卜”的无人驾驶“出租车”,并不只是运行在架设有“车路云”一体化系统的特定路段;在武汉市的街道上,不时就能在车流中发现它的身影。

而基于安全作为第一原则,百度无人驾驶“出租车”面对任何可能出现的交通意外都是“稳”字当头,尤其是在未铺设“车路云”一体化系统的武汉街道上拐弯或十字路口绿灯启动时更是小心翼翼,不及司机驾驶车辆“灵活”,因而被武汉当地居民称之为“傻萝卜”。

“传闻FSD(完全自动驾驶)和Robotaxi也即将落地运行,我们很期待也很欢迎。不过友情提醒一下,就拿武汉来说,特斯拉想做到百度这样全无人运营的水平,少则3年,多则5载,不信来试。”5月中旬,在武汉举行的ApolloDay2024上,百度集团副总裁、智能驾驶事业群组(IDG)总裁王云鹏隔空“喊话”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

而让王云鹏如此自信的,正是搭载百度第六代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的“傻萝卜”——ApolloRT6。

作为百度Apollo的第六代无人车,RT6搭载百度全球首个支持L4级自动驾驶的大模型ApolloADFM;指导价20.46万元,整车成本已降低了60%;舒适度用王云鹏PPT的说法是“超越奔驰S级、媲美迈巴赫”;百度自主研发,首批交付后已经开始在武汉投入无人驾驶网约车运营。

这跟建设客运出租车司机师傅们的感受大致吻合。在经历了滴滴网约车、新冠疫情、新能源电动车(运营成本大概是油车的七八分之一)等的多次冲击和考验后,面对“傻萝卜”们更凌厉的攻势、更低的成本、更长的运营时间、更智能的无人驾驶技术水平,传统巡游出租车如建设客运,这次似乎再也抵挡不住这“最后一棵‘稻草’”。

“车路云”一体建设提速

为了避免引发更大的矛盾,建设客运针对当前现状,提出了五条建议措施:严格控制网约车总量,一车一平台,全面禁止平台向无证网约车和黑车派单,全面清理不合规车辆,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公平竞争,严禁低价及一口价行为扰乱市场;政府出面与保险公司协商,要求其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不能拒保新能源车和任意涨价;无人驾驶车“萝卜快跑”是试运营,应该控制在一个区间,牌照都没有,不能满大街接单;希望政府给出租车公司减少部分税费,让公司能活下去。

建设客运的焦虑恐怕不无道理。据了解,武汉市的“车路云”一体化建设一直在提速。

界面新闻等多家媒体公开报道称,湖北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以下简称“审批平台”)6月14日披露,武汉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车路云”一体化重大示范项目已获武汉市发改委批准,备案金额约170亿元,拟于6月开工。

中国工业报获得的一份审批平台截图则显示,项目申报金额为210.9698亿元;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包括:武汉市“车路云”一体化智能网联汽车规模化建设;1.5万个道路信息化泊位的智慧停车示范;左岸大道军山段沿线,约5.578KM路端智慧道路信息化改造;智能网联研发生产集群建设;车规级芯片产业园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长江左岸产城融合发展带人工智能产业园及配套基础;江夏区全域感知应用体系。

不难发现,相较于5月底北京市“车路云”一体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招标——投资额99.4亿元,包含6050个道路路口的智能化改造——武汉市该项目的投资金额更高,内容也更为丰富。

事实上,虽然位居中部,但武汉的智能汽车网联试点一直走在国内前列。

2019年9月,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测试示范区(简称“武汉示范区”)揭牌,这是国内第六、中部首个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同时也是国内最早颁发自动驾驶商用牌照的示范区。

2021年4月28日,武汉入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信部”)全国6家“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第一批试点城市。

长江日报报道显示,在工信部和公安部支持指导下,2023年17个全国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的综合能力评估中,武汉示范区被评为“领先单位”,位居全国第二。

更多的公开数据统计则包括,截至2023年8月中旬,武汉示范区累计为19家自动驾驶企业发放1022张牌照,实现牌照发放与开放道路里程“双破千”。示范区车城网平台累计接入智能网联车辆达675台,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总里程超780万公里,测试总时长超53万小时;示范区开展常态化测试及运行的智能网联汽车(Robotaxi、Robobus)超340台,累计出行服务订单超33万单,累计服务超42万人次。

而根据澎湃新闻的报道,截至2023年底,武汉全市累计开放测试道路里程已突破3378.73公里(单向里程),覆盖12个行政区,辐射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触达人口超770万,开放里程和开放区域数量保持全国第一,也是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区,并成功实现了“华中首个全域开放行政区”、“全国首次跨区通行”、“跨江通行”、“机场高速通行”等应用场景创新。

“萝卜”的三个“小目标”

不独武汉市的“车路云”一体化建设停不下来,百度在武汉的发展也完全停不下来。

王云鹏在ApolloDay2024上介绍称,萝卜快跑作为百度旗下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目前在武汉运营面积已达3000多平方公里,覆盖武汉市区大部分区域。

此前的4月19日,王云鹏还在百度Apollo成立七周年当天发布的全员信中透露,百度自动驾驶汽车城市道路测试和运营里程已经超过了1亿公里,萝卜快跑在武汉每天单量已经超过武汉全城网约车市场的1%。接下来,萝卜快跑要实现正毛利并跑通商业模式。1亿公里的测试和运营里程之后,还要实现1亿元的收入、1亿元的利润。

而较王云鹏更为“心急”,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在百度世界大会2023上就公开表示,伴随成本更低的自动驾驶车辆规模化部署,萝卜快跑将越来越接近商业化盈利。

具体到上述目标的时间表,百度自动驾驶业务部总经理陈卓在ApolloDay2024活动中透露,RT6整车成本相较于5代车直接下降60%,单车采购价降低到了20.46万元,随着时空覆盖和运营效率的大幅提升,2024年底萝卜快跑将在武汉实现收支平衡,2025年将全面进入盈利期。

百度年报显示,2023年萝卜快跑总服务量超500万单,其中在武汉地区全无人驾驶订单比例达到了45%。

“萝卜快跑无人车在武汉7x24小时运行,每天接送近万名乘客安全出行,每天的全无人行驶里程超过10万公里,已经适应了武汉复杂的交通环境。”王云鹏介绍称,“RT6是一款真正为无人化出行、围绕乘客安全来进行设计的无人车,已经做到了感知无盲区、风霜雨雪天气皆可用。”

王云鹏同时还认为,百度Apollo自动驾驶已经比人类驾驶更安全,“相对于人类驾驶员只要考四个科目,无人车‘考驾照’”需要考100多个项目,且据统计无人车的出险率仅为人类驾驶车辆的1/14。

”萝卜快跑越安全、越高效、越商业化,建设客运的司机们就越惶恐、越煎熬:“科技的初衷是让人类生活得更好,现实是让底层人吃不饱。”建设客运在求助信中称。

截至发稿,武汉市政府、百度、建设客运等尚未就中国工业报的采访给出回应。

熟悉内情的前述自动驾驶从业者告诉中国工业报:“求助信如实反映了武汉市出租车公司的生存现状。该信的发出,从小的方面讲,是出租车公司、司机与无人驾驶技术商业化的博弈;更典型的意义,则是拉开了人与机器智能抢饭碗的序幕。”

数据来源:武汉市交通运输局官网

作者:王永强 王珊珊

编辑:吴晨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