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跨越三十载 中国互联网发展成就显著

©原创 作者: 曹雅丽 发表时间:2024-07-09 22:40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记者  曹雅丽

今年是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30周年。30年来,中国互联网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大跨越式发展,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互联网发展道路。7月9日,“2024(第二十三届)中国互联网大会”在北京开幕,大会以“互联三十载智汇新质变”为主题。会议邀请行业大咖、专家学者、创新企业,共同探讨和分享互联网领域的最新动态、前沿技术及深度见解。

取得举世瞩目成就

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尚冰在致辞中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互联网发展不断开创新局面,网络基础设施全球领先,网民规模飞速增长,信息技术创新空前活跃,互联网应用蓬勃发展,多项关键指标位居全球第一,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基础设施量质提升。宽带网络规模和覆盖水平全球领先,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110.2%,千兆用户占比超过四分之一,5G基站总数达到了383.7万个,全国行政村通5G比例超过90%。骨干网架构持续优化,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化的互联互通格局。全国在用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已超810万标准机架,算力总规模居全球第二。得益于网络覆盖的持续提升,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7.5%,网民规模达到10.92亿。

技术产业突破发展。国产大模型产品不断涌现,智能芯片开发框架等关键核心技术取得了重要突破,相关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居全球前列。6G的愿景概念、技术研究、研发验证等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位居全球第一梯队。9家企业跻身于全球互联网企业市值前30家,独角兽企业数量已经达到了375家,企业的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普惠效应持续释放。国货潮品、智能产品等消费新增长点持续涌现,直播带货、网约车等新业态在促进灵活就业、服务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线办公、视频会议等应用助力生产服务新体验。全国的中小学已经实现互联网全接入,地市级、县级实现远程医疗服务全覆盖,“5G+工业互联网”项目超一万个,5G行业应用案例累计超9.4万个,赋能新型工业化的作用持续性显现。

“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了空前的密集活跃期,以通用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深刻地重构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加速经济社会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型,为互联网行业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发展动力,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对此,尚冰提出四点建议。

一要巩固基础网络的领先优势。持续深化5G、千兆光网、IPv6、移动互联网等规模部署,提升网络能力和覆盖率,加快算力资源的多元化发展,提升算力网络的整体能力。优化国际通信出入口和通信网络节点布局。

二要强化互联网技术创新能力。加快人工智能芯片、算法框架等软硬件创新,构筑以大模型为代表的自主生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系统开展先进无线通信、新型网络架构、空天地一体等下一代互联网的前瞻性布局,把握发展主动权。

三要提升融合创新的发展格局。加快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互联网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步伐,持续壮大共享出行、电商直播、无人配送等新业态、新模式,提升经济社会的服务效率。

四要深化高水平的开放工作。持续提高国际化运营水平,加速跨境电商、社交娱乐、移动支付等优势,应用于出海发展,深化多领域深度对接交流,积极参与人工智能、数字贸易、数据安全等多双边数字治理工作。

尚冰表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网络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为各行各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中国互联网正在迎来最好的发展时期。面向新时代、新征程,将紧紧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扎实推进行业现代化建设,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贡献更大的力量。

互联网发展正当时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以“全功能接入半甲子新引擎加持再出发”为主题发表主旨报告。他指出,中国全功能接入互联网有30年的历史,经历了数字化、网络化的时代,进入到互联网的数字化时代。在整个发展中,现在来到了人工智能的新风口。55年历史的互联网,30年的全功能接入,互联网为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民生服务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互联网需要在新的时期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中找准位置,抓住时代机遇,实现使命担当。

“随着互联网普及率的稳步提升和移动用户数接近饱和,连接数的增长将逐渐从公众用户转向各类专网,特别是算力网、政企专网、工业内网、车联网、物联网等领域,其中工业内网的连接数空间巨大,亟待开发。”邬贺铨表示。

邬贺铨介绍,到2023年年底,中国互联网普及率已达到78%,年增长率达2.6%,用户数接近饱和。与此同时,网民平均上网时长从2019年的4.4小时/天降至2023年的3.7小时/天,显示出公众互联网用户增长已接近天花板。然而,在IPv6的普及方面,中国取得了显著进展,据国内互联网企业在线统计并去重汇总后的数据显示,IPv6渗透率已达72.7%。这一数字远高于APNIC同期实测的33.57%,显示出我国在IPv6推广上的积极成效。

在固定宽带领域,邬贺铨透露,2024年第一季度,我国固定宽带用户中百兆和千兆接入分别占94.5%和27.4%。尽管千兆接入用户数增加显著,但对实际平均下载速率的提升拉动并不明显,且千兆与百兆接入的上行能力相当,均在30Mbps左右,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入算应用的发展。

移动宽带方面,邬贺铨指出,在Sub6GHz频段下,5G设计峰值可达Gbps级,而5G-Advanced(5G-A)更是达到了10Gbps级。目前实测5G下行峰值与均值约为4G的7倍,即百兆量级,但上行速率与4G相差无几,仅为30Mbps级。截至2024年4月,我国5G用户已占移动用户总数的一半以上,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DOU)占比与4G相当。邬贺铨表示,网络宽带化已具备支持视频与AI场景的潜力,但仍需开发更多增强用户体验和体现网络价值的应用。

展望未来,邬贺铨认为,5G-A与IPv6的兴起将引领互联网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AI大模型的智能涌现,不仅使互联网原有业态焕新,还催生了众多新业态。互联网平台作为AI赋能消费与行业应用的重要模式,将在新引擎的加持下实现再出发。工业互联网作为互联网的下半场,虽然开局不如人意,但随着AI等技术的融入,正逐步提升互联网接入物理实体、服务垂直行业的能力,促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的发展。

“中国互联网大会”是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的重要品牌活动,从2002年起至今已连续成功举办22届,以前沿视角洞察产业趋势,以开放精神汇聚行业智慧,以高端品质呈现专业内容。大会致力于提供权威、高效的行业交流平台,汇聚政产学研用金百余位嘉宾、千余家单位,展示成果、碰撞思想、寻找机会、推动合作,与众多互联网人守望相助、共同成长,见证和参与了中国互联网从筚路蓝缕到气象繁华的非凡发展历程。


作者:曹雅丽

编辑:袁海霞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