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与南亚国家在数字和绿色经济领域具有广阔的合作空间

作者: 孟凡君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 发表时间:2024-07-09 16:22
分享到:

7月9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副部长李飞介绍,近年来,中国与南亚国家一道,秉持开放、合作、包容的精神,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同南亚国家发展战略对接,深入开展经贸投资合作,共建“一带一路”,可以说成果丰硕。2023年,中国和南亚国家贸易额接近2000亿美元,比2013年翻了一番。

第8届中国—南亚博览会将于7月23日至28日在云南昆明举行,全面展示绿色能源、现代农业、医疗康养、文化旅游等与南亚国家经贸合作潜力较大的产业。目前,各项准备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境外81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境内27个省(区、市)确认参展参会。商务部亚洲司司长王立平表示,从目前筹办的情况看,第8届中国—南亚博览会将重点围绕“三个进一步”,不断拓展“综合展、专业办”的模式,进一步提升展会质效,更好服务中国同南亚经贸往来和合作。一是进一步优化展馆设置,更好呈现展示的内容。二是进一步聚焦经贸合作,更好服务展商客商。三是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更好构建合作平台。

近年来,中国与南亚国家经贸合作规模稳步增长,领域不断拓宽,质量持续提升,展现出欣欣向荣的蓬勃态势,其中产、学、研各界是重要的参与者、推动者和贡献者。李飞说,下一步,商务部将继续以双方领导人战略共识为引领,坚持以共商共建共享、开放绿色廉洁、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为指导原则,将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推动中国与南亚国家经贸关系迈上新的台阶。

在完善合作机制方面,以双边经贸联委会为主渠道,加强发展战略对接和经贸政策的协调,凝聚更多合作共识;不断完善贸易畅通、投资合作工作组等机制,提升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完善与南亚国家自贸协定安排,进一步释放贸易和投资合作潜力。

在深化产业合作方面,加强产业政策交流和产业资源有效整合,共同构筑安全稳定、畅通高效、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区域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加强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领域合作,提升互联互通水平,破除贸易投资壁垒和不合理限制,打造公平、透明、非歧视的营商环境。

在促进开放合作方面,加强与南亚国家在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等多边框架下合作,推动开放型区域经济发展,共同维护国际经贸规则,携手落实全球发展倡议。

在支持地方合作方面,鼓励和支持云南等地更好发挥辐射引领作用,继续通过展会、电商等平台,畅通贸易投资渠道,深化同南亚国家经贸合作和人文交往,促进贸易投资融合发展。

中国与南亚国家的经济互补性强,在数字和绿色经济领域具有广阔的合作空间。一方面,双方合作意愿强烈。《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国际经贸合作框架倡议》首批参加方包括阿富汗、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充分展示了南亚国家高度重视数字和绿色经济发展,不断拓展有关合作机遇的积极意愿。另一方面,双方合作基础好。中国与巴基斯坦正在打造中巴经济走廊“升级版”,共建绿色经济走廊;中马友谊大桥、帕德玛大桥等一系列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项目,有力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孟加拉国家数据中心、中国—尼泊尔跨境陆地光缆等南亚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重视当地的数字化人才培养,助力缩小数字鸿沟。

商务部亚洲司司长王立平:下一步,中方将突出“三个不断”,积极推动中国与南亚国家在相关领域合作迈向深入。不断创新经贸合作机制,推动合作走深走实。将持续推进召开与南亚国家双边经贸联委会,以及召开投资合作、电子商务工作组会议,围绕创新合作议题,加强政策对接,协调项目落地,促进行业交流。

不断拓展展会平台作用,创造更多合作机会。中方将充分利用各自的重要展会平台,为企业间的数字、绿色投资合作创造更多机会。将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中国(厦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等展会期间,邀请南亚国家参与数字、绿色等领域专题分展会,并提供支持和便利。

不断发挥经营主体作用,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中方将积极鼓励企业按照市场化、商业化原则,拓展对南亚国家的经贸合作,深化产供销衔接、投建营一体等合作模式,创新数字、绿色领域产业合作,加快建设富有韧性的区域产供链体系。(孟凡君)

作者:孟凡君

编辑:袁海霞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