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 王珊珊
6月26日,哪吒汽车母公司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众新能源”)递表港交所冲刺IPO,有望成为港股第五家IPO的新势力车企。此前,小鹏汽车(9868.HK)、理想汽车(2015.HK)、零跑汽车(9863.HK)以及蔚来—SW(9866.HK)曾先后登陆港交所。
据了解,中金、摩根士丹利、中信证券、农银国际、招银国际为合众新能源联席保荐人。合众新能源称,此次IPO募资将主要用于海外市场的战略性扩展,以提升哪吒品牌的全球影响力。
合众新能源招股书数据显示,2024年前5月,哪吒汽车累计销量为43564辆,其中出口16458辆,位列新势力车企出口量第一,但其前5月销量仅完成全年目标的14.52%,出口量完成出口目标的16.46%。2021年至2023年,公司毛利率分别为-34.4%、-22.5%和-14.9%,逐年好转;但业绩上哪吒汽车三年累计亏损184亿元。
由于其面临商业模式长期低位、品牌认知度相对较低、亏损未解等难题,此番积极推进IPO,胜算几何?
曾经的黑马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造车新势力发展关键点比较分析报告》显示,目前造车新势力第一梯队车企为蔚来、小鹏、理想;哪吒已掉至第二梯队。
合众新能源是一家以创新技术研发、智能化生产制造与全渠道销售服务为基础,集硬件产品、软件服务于一体的科技公司,于2014年创立哪吒汽车。奇瑞系与北汽系构成哪吒汽车核心创始团队——创始人方运舟及其核心团队来自奇瑞的“新能源分部”。2018年,北汽新能源原副总经理张勇出任哪吒汽车CEO。彼时张勇主要负责与地方政府合作,包揽出租车、网约车、公务车等政府下属车型,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对公销售,其间实现年销10万辆的业绩突破,拿下不少B端市场的份额。
首款量产车型哪吒N01,2018年亮相,起售价仅为5.98万元;第二款量产车型哪吒U,2020年3月上市,起售价13.98万元;第三款量产车型哪吒V,2020年11月上市,起售价5.99万元;后陆续上市的哪吒UPro,起售价为9.98万元;哪吒VPro起售价为7.69万元。
张勇复制了之前在北汽的打法,面向对公市场,产品销往企事业单位等大客户,顺利地打开了哪吒汽车的B端市场。低价和对公销售策略的成功组合,使得新入者哪吒汽车交付量暴增。
乘联会数据显示,哪吒U和哪吒V在A级和A0级市场占据纯电动市场的半壁江山,2019年在纯电动车型市场份额中占比高达69.3%,后续虽有所收缩,但2022年1至10月其在这两个市场所占份额依旧达到42.8%。“哪吒主要目标市场肯定是C端私人用户为主,但B端市场能够快速让产品在市场上用起来,哪吒还会加大力度投入B端市场。”张勇曾对媒体坦言。
据哪吒公布数据显示,哪吒汽车2022年10月交付18016辆,同比增长122%,但据中汽协数据发布《2022年10月造车新势力交付量/上险量对比》显示,2022年10月哪吒汽车的上险量(上险量是指车辆售出之后消费者购买交通强制险的数量,因此也更能体现车企在C端的真实销售情况)仅有9832辆,与官方公布的交付量相差了8184辆。
凌云智能原CEO祝凌云表示,实际上,上险量更接近实际交付用户的数量。零售量最终会转化为上险量,但存在一定的时间差。
正在冲刺资本市场的哪吒汽车,如今销量情况却不理想。
哪吒汽车曾经是造车新势力中的一匹黑马,根据各大造车新势力公布的交付量数据,2022年,哪吒汽车累计交付15.21万辆,同比增长118%,实现了15万辆的既定目标,而且保持连续29个月的同比增长,交付量更是超越三强“蔚小理”升至造车新势力榜首,哪吒汽车销量已进入造车新势力第一阵营。
随后,哪吒汽车定下2023年交付目标为25万辆。对此,哪吒汽车表示,不仅将加快优化产品结构、开足马力生产,同时还将针对哪吒S目前存在的产能不足问题,进行供应链拉产调整。
2024年元旦,多家造车新势力先后公布2023年全年成绩单。理想汽车以交付新车37.6万辆稳居第一;蔚来汽车全年共交付新车160038辆,位居第二;小鹏汽车共交付新车141601辆,同比增长17%;哪吒汽车累计交付12.75万辆汽车,在造车新势力中位列第六,且仅完成交付目标51%,未及“及格线”。
哪吒在招股书中称,销量和交付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公司正努力合理化及简化国内生产能力及全球供应架构,以进一步推进国际举措,因此暂时影响汽车生产。“2023年首要任务是完成产品的平稳换代,打磨新产品的供应链和质量体系,销量目标反而不是追求的首要目的。”张勇曾对媒体表示。
今年2月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造车新势力发展关键点比较分析报告》显示,目前造车新势力第一梯队车企为蔚来、小鹏、理想;哪吒已掉至第二梯队。
上市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知名度,助力在海外市场“淘金”。
年初,张勇透露,哪吒汽车计划在2024年实现全球销量30万辆,其中中国市场目标为20万辆,海外市场则为10万辆。不过其据招股书显示,哪吒汽车前5月销量仅完成目标的14.52%,出口量完成出口目标的16.46%。
哪吒汽车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其在浙江桐乡拥有1家整车工厂,并在全国拥有多家汽车零部件工厂,在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的工厂已经分别于2024年3月和5月投产,在马来西亚的工厂已经于2024年1月动工。
布局高端市场
要想摆脱“低价”标签,实现汽车毛利率增长,哪吒汽车需要向高端市场突破。
2018年7月,首款量产车哪吒N01(6.68万元-13.98万元)在桐乡工厂正式下线,主要销售给共享出行公司,B端市场销量一度占公司销量约50%。随后,哪吒汽车开始布局C端市场,推出哪吒U和哪吒V,分别代表中、低价位,主打性价比。据官网显示,哪吒U系列补贴后官方售价为12.98万元-20.18万元;哪吒V系列补贴后官方售价为7.09万元-12.38万元。由中低端市场切入,助力哪吒汽车完成从B端市场向C端市场的转变。
2022年7月,哪吒S系列产品问世,一改以往的低价策略,一些车型的售价超过30万元。张勇高调喊出:“哪吒S,100万元以内最好的轿跑”的口号。他对哪吒S的期望是:月销量过10000台是及格线,过20000台,才算是优等生。
但要达成目标,挑战极大。
布局高端市场,除了品牌影响力尚不及比亚迪、小鹏外,自动驾驶专业人士李杰表示,比亚迪有刀片电池,问界有鸿蒙智能座舱,而在业界技术竞争激烈的自动驾驶、三电等技术方面,哪吒并没有能拿出手的扛鼎技术让业内亮眼。
据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造车新势力发展关键点比较分析报告》显示,造车新势力盈利模式终态:大概率由智能驾驶业务提振,汽车软硬件在开发、供应及功能发布上逐渐分开。造车壁垒已经由从前的上万个零部件拼合能力演变成上亿行代码组合运行的能力。
2022年11月21日,哪吒汽车发布了基于自研内燃机的增程式动力总成、中央计算电子电气架构、800V电气架构等新技术以及相关核心零部件,这是继蔚来汽车后,又一家加入垂直整合供应链模式的车企,并希望借助供应链整合应对“缺芯贵电”带来的行业挑战。
同时,浩智系列以及多款相关技术产品亮相,哪吒汽车也希望借此打破固有的“低端”品牌形象。发布会上,哪吒汽车CTO戴大力坦言,技术创新将成为决定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终局的关键点。2023年8月,浩智系列2.0发布,一次性亮相了五大技术产品。并透露,“浩智科技”智慧工厂于9月投产,未来将会面向全行业开放其浩智技术研发成果。
要想摆脱“低价”标签,实现汽车毛利率增长,哪吒汽车需要向高端市场突破,而资金、技术、人才、渠道等各个方面都是打赢这场高端战的关键要素。
技术上,据招股书显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哪吒汽车共注册了1277项专利,涵盖了自动驾驶、三电系统、整车安全、智能座舱、汽车零部件等关键技术领域。目前,哪吒汽车已建成四大研发中心,分别位于上海、嘉兴、北京和中国香港。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有2132名员工从事研发工作,占总体员工数的26.9%。
盈利难题何解?
造车新势力现状,大浪淘沙,搏杀1%的存活率。
显然,低价容易起量,而盈利却是挑战。据360数据显示,哪吒汽车2021年57.35亿元总收入、69475辆总销量,以此计算,平均每卖一辆的收入为82312元;而蔚来,2021年销售收入为331.7亿元,总销量91429辆,每卖一辆车的收入约为362000元。
招股书还显示,哪吒汽车2021年、2022年以及2023年分别亏损为48.40亿元、66.66亿元和68.67亿元。2021年期末至2023年期末,哪吒汽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持续为负,分别为-29.91亿元、-54.08亿元和-43.54亿元。
据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造车新势力发展关键点比较分析报告》表示,车型放量拐点:最重要的三条线——存活线(年3万辆+)、盈利平衡点(年6-18万辆)、爆款点(年50万辆)。
扭亏为盈是哪吒汽车的首要任务。张勇曾对媒体表示,哪吒汽车内部测算,销量达到30万台到50万台,能够初步形成规模化的能力,同时做到盈亏平衡,现金流也比较安全,50万辆是第一个目标。
2009年年初,财政部、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启动“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由中央财政安排资金,对试点城市公共服务领域的新能源汽车消费给予补助。2022年12月31日,根据财政部、工信部等部门2021年底公布的通知,国补政策正式终止,该日之后上牌的车辆不再给予补贴,这标志着“插电混合动力车4800元/辆、纯电动车12600元/辆”的国家财政补贴正式退场。
退场前,国补已经历多次“退坡”:2016年,购置补贴政策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财政补助采取退坡机制。截至2018年,不同续驶里程下,单辆纯电动乘用车补贴享受补贴均下降了约50%。2018年后,部分续驶里程较低的纯电动乘用车补贴逐渐下降为零,其余车型也逐年下降,到2022年,续驶里程300公里以下的纯电动乘用车已不再享受补贴。2019年中央财政补贴大比例退坡达60%,地方补贴同步取消。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测算,车企实际到手补贴减少80%。车企需要消化大约4万元至5万元的单车成本变化。
2023年随着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到期,以及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中低端车型更难以维持现有价格进行竞争。李杰表示,“没有补助,选择涨价,与燃油车相比缺少竞争优势;不涨价,亏损局面将更大。”
据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造车新势力发展关键点比较分析报告》给出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车市持续下行;主打车型销量不及预期;现金流不稳定。造车新势力现状,大浪淘沙,搏杀1%的存活率。
新能源车研究学者王强认为,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内卷下,车企必须上市融资续命。
此次冲刺IPO并不是哪吒汽车的第一次。2020年,哪吒汽车宣称启动科创板上市,计划2021年上市,但当时由于特殊原因,导致包括哪吒汽车在内的多家企业止步于此。
第一次递表期间,还与360生出一段融资插曲:2021年10月,360公告称计划向哪吒汽车投资29亿元,间接合计持有16.594%股权,但在投入19亿元后,2022年6月,360突然宣布放弃10亿元增资,0元转让3.532%哪吒汽车股权。对此,360方面称,此举旨在支持哪吒汽车进行股份制改造,提高经营团队的控制权。
张勇也在一次采访中对此事也作出回应,“IPO的要求是,团队实际控制人持股不能低于35%,哪吒汽车虽然已经达到这个线,但还是希望团队有更多的话语权。
自2017年以来,哪吒汽车已获得多轮融资,以支持业务发展及运营,首次公开发售前投资者包括私募股权基金、政府基金及其他专业投资公司和战略投资者,其中,不乏宁德时代(300750.SZ)、三六零(601360.SH)等行业巨头;2022年初,完成D轮融资后的哪吒汽车市场估值超250亿元;今年4月15日,桐乡市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宜春市金合股权投资有限公司、南宁民生新能源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三方与哪吒汽车共同签署协议,根据协议,签约各方共同向哪吒汽车提供总额不少于50亿元人民币投资,以及协调相关资源,支持公司尽快实现IPO,根据招股书披露的交叉轮投资,投资人以人民币34.26亿元的代价,获取哪吒汽车8.08%的股权。以此计算,哪吒汽车的估值已经达到了424亿元。
对于本次港交所上市募资用途,哪吒汽车表示,将主要用于海外市场的战略性扩展,以提升哪吒品牌的全球影响力、丰富公司的产品组合及提升智能汽车软硬件技术、扩大公司在中国的销售、服务及充电基础设施网络以及为数字营销及营运用户社群提供资金等。
投资管理公司高力国际(Coliers)5月发布《2024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洞察报告》表示,产能出海大幅提升车企盈利空间。对整车企业来说,产能出海相对更具有经济性。海外建厂情境中,产能利用率达到50%时,海外建厂的毛利率即可转正;产能利用率突破60%时,即可超过国内销售毛利率;产能利用率达到80%时,毛利率大幅领先国内销售和整车出口情境,经济性凸显。鲜明比较下,新能源车企的产能出海成为必然趋势。
据灼识咨询数据显示,2023年在东南亚市场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排名前五的企业中,前三名均为中国乘用车品牌,其中哪吒汽车的销量为12958辆排名第三,而在仅生产新能源乘用车的车企中销量排名第一,占东南亚市场份额的10.5%。
另一方面,《2024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洞察报告》还提出,车企出海,繁荣中仍存隐忧。包括海外泛政治风险,监管环境与合规风险,可持续要求与ESG政策应对,文化环境与消费偏好差异,基础设施差距带来挑战等。
李杰也表示,欧美汽车已经全面加重了对中国电动车的关税;而在一些亚洲市场国家,则需要中国新能源车企拿技术换市场,这些对哪吒汽车而言都是挑战。
未来智能化将是新能源车企公认的核心竞争方向,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是各家比拼的卖点,语音交互、辅助驾驶已经成为车主的日常。哪吒汽车依靠下沉市场策略,成功完成了销量上的逆袭,而品牌价值有待提高、盈利能力弱、技术壁垒低等现实问题,依然是哪吒汽车未来破局的关键。
截至记者发稿日,哪吒汽车并没有正面回复中国工业的采访问题。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