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低轨卫星“牧羊人”商业航天独角兽

银河航天(北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作者: 杨子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 发表时间:2024-07-04 10:05
分享到:

全球太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低轨化、低成本化、星座规模化、商业化“新四化”成为全球发展新趋势。

银河航天(北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河航天”),是我国领先的卫星互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和卫星制造商,也是我国商业航天领域独角兽。

银河航天自2018年4月正式运营以来,致力于通信载荷、单机、卫星平台的自主研发与低成本量产,构建了国际先进水平的通信载荷、星载计算机、太阳翼等单机配套研制能力,并建设新一代卫星智能制造工厂,不断提升卫星的低成本批产能力。

2020年1月16日,银河航天成功发射我国通信能力较强的低轨宽带通信卫星——银河航天首发星。

2022年3月5日,银河航天成功发射了我国自主研制的六颗低轨宽带通信卫星——银河航天02批卫星。

该批卫星已在轨与银河航天首发星组成我国低轨宽带通信试验星座,构建星地融合5G试验网络“小蜘蛛网”。

2023年7月23日,银河航天灵犀03星成功发射,该星是我国率先使用柔性太阳翼的卫星,主要功能为低轨道宽带通信,这也是我国较早在轨对多星堆叠发射技术进行验证,正在为我国巨型低轨通信星座的快速部署提供技术支撑。

银河航天灵犀03星突破了太阳电池的压紧防护、高收纳比展开机构等多项创新技术,为后续相关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银河航天方舟实验室图片

(银河航天技术人员在研制平板式卫星)

(银河航天正在研制的新一代面向手机直连的宽带通信卫星)

2023年以来,我国太空新基建迎来时代机遇。大规模太空算力系统、大规模航天工业化批产能力、大规模天地融和网络系统等大国重器级别的科技创新快速发展。

银河航天借势发力,持续打造以太空算力为基础的能力、发力卫星星座建设及应用。基于自主研制的8颗低轨宽带通信卫星,银河航天组成我国低轨宽带通信试验星座,构建星地融合5G试验网络“小蜘蛛网”,该试验网络可以实现连续30分钟的宽带通信,已完成包括星间切换实现连续通信,5G体制验证、V频段卫星测控、端到端等我国低轨宽带试验星座多项关键技术验证,不断推动卫星互联网技术到应用的转化。

“小蜘蛛网”在空地海等多场景低轨应用示范,完成云南电网低轨宽带应用示范,验证了低轨卫星通信可满足我国电力对泛在宽带互联的需求。银河航天低轨通信能力结合中型无人机以及地面网络,实现了基于空中高速机动平台的5G应急通信覆盖能力。银河航天在南海海域“电科一号”试验船上完成了我国首次低轨宽带海上应用验证。此外,银河航天还在生态、工业、5G专网、铁路等多个垂直领域完成了应用验证与示范,为我国卫星互联网陆海空应用推广和规模化发展积累了大量技术和工程经验。

银河航天通过研发适应批产的低成本卫星,利用我国工业体系开拓商业化供应链,构建柔性智能卫星生产线,创新实现并初步实践了“卫星设计—生产线—供应链”的量产三角模型,可将卫星成本降至现有成本的几十分之一。

这种卫星外型好像“太空飞毯”,平面上既有可以通信的天线,又有可以把太阳能转换成卫星能源的太阳片,是一种相控阵天线和太阳翼一体化的通信卫星,其关键技术称为“翼阵合一”。大型天线可以提高信号接收和发射的增益,从而提高通信质量。“翼阵合一”的卫星能让天线面积巨大的同时具有强大的能源系统,使得卫星具备“超大能源”成为可能。银河航天已完成“翼阵合一”卫星的二维展开关键技术攻关。

技术团队已经完成了适用于卫星巨型天线及太阳翼一体化阵面展开的研制,并将继续开展翼阵一体化高效散热、分布式电源等关键技术攻关。

商业航天技术与国家战略紧密相关,不仅对国防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还能带动新一代的信息技术、高端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高精尖产业发展。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透过银河航天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商业航天市场的巨大潜力。湛蓝的太空中,一个万亿级的新兴产业在向我们召唤。

(银河航天灵犀03星发射现场)

(银河航天02批卫星在火箭整流罩内)

(低轨宽带通信试验星座“小蜘蛛网”完成远海测试)

(银河航天“翼阵合一”卫星在轨模拟图)

作者:杨子

编辑:袁海霞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