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记者 曹雅丽
“能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石,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在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下,如何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们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而大模型技术的出现,为能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能源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6月27日,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史玉波在“大模型助力能源焕新——能源大模型论坛”上表示。
史玉波
大模型技术推动能源行业智能化转型
当今世界,能源格局正经历着波澜壮阔的变革。人工智能技术的崛起,与能源领域的深度融合,正引领着能源革命的新浪潮。
中国工程院院士凌文表示,根据国际能源署发布的《2023年可再生能源》年度市场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比2022年增长50%,装机容量增长速度比过去30年的任何时候都要快。人工智能正在经历第四次浪潮,大模型的历史意义被认为“不亚于PC和互联网的诞生”,认知大模型带来解决人类刚需的全新机遇,成为通用人工智能的“曙光”,到2026年,将有超过1亿人会和生成式AI一起工作。
凌文
“大模型是推动当前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尤其在能源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这也是我们当前努力的重点方向。”凌文说。
大模型作为一种先进的数据分析工具,通过处理和分析海量数据,能够帮助人们从复杂的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优化能源管理和使用效率,加速新能源技术的研发进程,并为能源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已经见证了大模型技术在能源领域的成功应用案例。从智能电网的优化调度到风电场的效率提升,从石油勘探的精准定位到能源消费的实时分析,大模型技术正逐步渗透到能源行业的每一个角落,并带来了实质性的效益提升。”史玉波表示。
史玉波指出,科大讯飞和羚羊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在能源行业中积极探索和实践大模型技术的应用。凭借讯飞星火大模型技术领域的最新成果,与能源企业开展深入合作,共同推动能源行业的智能化转型。讯飞星火大模型目前已陆续在电力运营智能体、能源场站设备运检、安全生产等场景中被应用,为“大模型+能源”提供全新的系统性智能化解决方案。
羚羊能源大模型助力能源焕新
大模型时代的到来,不仅加速了产业发展格局发生重要改变,而且正在成为我国能源产业应对不确定性的重要引擎。身处在这样的科技发展浪潮和历史性节点里,每个企业、每个伙伴,都需要拥抱变革拥抱大模型,积极成为“能源焕新”赛道上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2024年是大模型应用落地元年,通用大模型的底座能力是加速大模型行业落地的关键。企业如何开辟新的航路,利用大模型技术实现更广泛的行业应用,成为2024年以及未来发展的关键命题。
6月27日,讯飞星火大模型V4.0及相关落地应用发布,全面提升大模型底座七大核心能力,不仅在8个国际主流测试集中排名第一,领先国内大模型,并在文本生成、语言理解、知识问答、逻辑推理、数学能力等方面实现对GPT-4Turbo的整体超越。
记者了解到,羚羊能源大模型以讯飞星火大模型的通用能力为核心技术底座,结合能源行业场景实际需求打造,具有能源内容生成、能源知识问答、能源理解计算、能源任务规划、能源多模态5大核心能力,拥有云边端协同、自主可控、数据与模型安全3大特性,涵盖风、光、水、火、核、储6大行业场景,在能源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为推动能源焕新提供了丰富的落地解决方案。
徐甲甲
科大讯飞副总裁、羚羊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徐甲甲介绍了羚羊能源大模型设备运检、电力问数、电力营销客服、辅助电力交易、新能源功率预测、安全生产等6大“大模型+能源”场景应用,羚羊能源大模型为能源焕新应用场景提供了丰富的落地解决方案。
徐甲甲介绍,“设备运检”系统是电力场站的“数字化运营大脑”。在光伏领域,设备运检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工作,羚羊设备运检大模型搭载新一代讯飞星火4.0引擎,不仅具备精准事故研判能力,还具备业内领先智能决策生成能力,从多元化空间信息到贯穿电站全生命的历史图谱,构筑电站数字化时空大脑。
“电力营销客服”使用大语言模型+知识库+智能体技术,为企业终端用户提供咨询和业务办理的自动化客服机器人,为购电客户提供点击咨询、套餐推荐、账单解读、合同查询等自主服务能力。一次解决用户问题比例预计从30%提升至70%,人工工作量降低40%,个性化客户服务覆盖100%。
“当前电力交易的市场范围大、交易主体多,不同省份的交易规则不尽相同,利用能源大模型时序预测能力,对市场的电力需求、发电量及电价进行预测。‘辅助电力交易’中,能源大模型可以实现电力供需的动态匹配,根据电厂的发电预测和需求预测做出电力交易的报价建议。”徐甲甲介绍。
徐甲甲表示,由于新能源发电具有间歇性、输出波动、地域差异、气候差异等特点,给整体电网稳定带来不确定性。“新能源功率预测”可以通过对设备、综合环境及历史功率数据进行综合建模预测,带来更加准确的设备功率预测结果。
“AI在能源行业的场景落地,需要简单易用的套件和平台。基于羚羊能源大模型,能源企业可以在一站式AI开发应用平台上共创共享,实现大小模型统一纳管,通过知识工匠、数据工匠和流程工匠,赋能生产、经营、管理等更多场景应用。面向不同资源场景,羚羊通过大小模型协同加速AI场景落地,为能源行业提供种类丰富的解决方案。”徐甲甲说。
推动AI与能源的双向赋能
记者了解到,目前,科大讯飞、羚羊已经和国家能源集团、中国石油等展开相关合作。“携手共建能源大模型,推动AI与能源的双向赋能。”徐甲甲表示,期待通过“大模型+能源”构建能源行业可持续发展生态,共同推进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
会上,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史玉波,中电联党委书记、常务副理事长杨昆,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科协主席、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执行委员会委员、工程与环境委员会主席凌文,国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延生,国能集团数智科技公司总经理张晓东,华北电力大学副校长房方,科大讯飞副总裁、羚羊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徐甲甲共同启动羚羊能源大模型焕新计划。
此外,在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史玉波,科大讯飞副总裁、羚羊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徐甲甲的共同见证下,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孙正运、羚羊副总裁王瑞代表双方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发挥各自在能源领域高端智库作用和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突出优势,共同促进以能源数据和人工智能为要素的新质生产力迅速形成。
在凌文看来,科技创新的作用至关重要。要依托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推动能源技术的突破和进步。通过引入能源大模型等先进的能源技术,可以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绿色转型,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技术创新之路永无止境。面对未来,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探索大模型技术与能源行业深度融合的可能性。这包括加强行业内外部数据的整合与共享,提高模型的精确度和适用性,以及培养更多懂技术、懂能源、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史玉波表示。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