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记者 曹雅丽
发展创业投资是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重要举措。创业投资已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近日,《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政策措施》)公开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政策措施》也被称为“创投十七条”,是继2016年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创业投资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以来,国家层面出台的又一部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性政策文件。
李春临表示,《政策措施》出台,对完善创业投资“募投管退”全链条政策环境和管理制度,支持创业投资做大做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创业投资成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力量
创业投资一头连着产业、一头连着金融,既要衔接上游的研发端,又要适配下游的应用端,很多创投机构和被投企业还都是中小民营企业,可以说涉及面广、影响范围大。创业投资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李春临在会上表示,《政策措施》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五句话,也就是“培育创投主体、拓宽资金来源、加强引导扶持、健全退出机制、优化市场环境”。
具体来看,培育创投主体,主要是加快培育一批高质量的创业投资机构,支持专业性创业投资机构发展,发挥政府出资的创业投资基金作用,落实和完善国资创业投资管理制度。
拓宽资金来源,主要是鼓励长期资金投向创业投资,支持资产管理机构加大对创业投资的投入,扩大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直接股权投资试点范围,丰富创业投资基金产品类型。
加强引导扶持,主要是建立创业投资与创新创业项目对接机制,实施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持续落实落细创业投资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实施符合创业投资基金特点的差异化监管,有序扩大创业投资对外开放。
健全退出机制,主要是拓宽创业投资退出渠道,优化创业投资基金退出政策。
优化市场环境,主要是建立创业投资新出台重大政策会商机制,让各部门、各地方“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有利于创投行业长远发展的好政策要尽快出台,审慎出台收缩性、抑制性举措,更多释放政策红利,以实实在在的政策利好稳定市场预期、激活创投市场。
李春临指出,创业投资具有“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典型特征,更加适应种子期、初创期和成长期科技型企业的融资需求。
“可以说,没有创业投资的支持,科技创新的效果将大打折扣,很多‘小巨人’、‘独角兽’等创新型企业也难以像今天这样发展壮大、快速成长。”李春临说。
“这次国家出台《政策措施》旨在优化创业投资的发展环境,进一步激发创业投资活力,促进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李春临指出。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的要求,以《政策措施》出台为契机,会同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不折不扣的抓好《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推动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我们也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我国创业投资将不断做大做强。”李春临表示。
长期稳定资金来源尤为关键
创业投资在促进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方面,推动创新资本形成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到今年一季度末,在中国基金业协会登记的私募股权创投基金管理人有1.25万家,管理的基金有5.5万只,管理的基金规模约14万亿元,其中在信息技术、半导体以及生物医药等重点科创领域在投项目有10.4万个,在投的本金有4.6万亿元,可见创投行业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证监会市场监管二司司长吴萌表示。
对于创业者尤其对于从初创期跨入成长期的企业来说,资金非常重要甚至可以说是关键因素,接下来如何多渠道拓宽创业资金的资金来源?以及如何增强创业投资基金筹资长期稳定资金的能力?
对此,李春临表示,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对于创投行业健康发展极为重要。当前,我国金融规模体系已经很大,但融资结构还有待改善。耐心资本的培育对于促进我国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至关重要。
“耐心资本,‘耐心’这两个字是关键,稳定性和长期性是其内在要求。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很多从0到1的原创性、颠覆性的早期科技创新活动,难以产生立竿见影的投资回报。所以说,这就需要耐心资本为企业提供长期而稳定的资金支持。”李春临指出。
耐心资本应该如何培育发展壮大呢?在李春临看来,除了充分尊重市场规律以外,政府这只“有形的手”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引导各类资本摒弃“急功近利、快进快出、挣快钱”的浮躁心态,坚持做长期投资、战略投资、价值投资、责任投资。
“这次新出台的《政策措施》提出,引导保险资金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进一步释放创业投资基金长期资金来源潜力。”李春临表示。
如何引导保险资金等长期资金进入创投行业,为行业引来源头活水?金融监管总局政策研究司司长李明肖表示,这些年来,金融监管部门持续优化保险资金监管政策,先后印发了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投资基金、财务性股权投资等五份监管政策文件,全面破除阻碍保险资金开展股权投资、风险投资、支持科技创新的制度障碍,允许保险资金投资由非保险类金融机构实际控制的股权投资基金,取消了投资单只创业投资基金募集规模的限制,支持保险机构加强与专业股权投资机构合作,拓宽创业企业长期资金的来源。
“目前,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投资基金在监管政策层面上是畅通的。”李明肖说。
“金融监管总局本着大力支持创业投资发展的原则,积极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了专项政策,允许符合条件的创业投资基金在接受资管产品投资的时候,不视为一层资管产品,相当于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一定程度放松了监管要求,这也有利于更好发挥资管产品的作用、积极支持创业投资“母基金”的发展。”李明肖表示。
“下一步,金融监管总局将持续优化保险资金运用的规则,研究提高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投资基金集中度的比例上限,更好引导保险资金和相关资管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大创业投资基金的配置力度,积极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李明肖指出。
关于银行资金方面,李春临指出,我国是银行主导型的金融体系,银行业资产占金融机构总资产的比重超过了90%,在严控风险的前提下,引导银行加大对科技创新和创业投资的支持力度,可以说还有很大的潜力。为此,《政策措施》提出,以金融资产投资公司为平台,扩大股权投资试点范围,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积极支持资产管理机构加大对创业投资的投入,发行适配创投基金特点的长期资管产品。
关于国资和政府投资基金方面,李春临表示,主要是要处理好政府性基金和市场化基金的关系。《政策措施》提出,聚焦基金考核,容错免责机制、绩效评价制度等体制机制的关键环节,率先将国资和政府投资基金培育为耐心资本,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多措并举,增强创业投资机构筹资长期稳定资金的能力,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服务实体经济提供长期稳定的耐心资本。”李春临强调。
加快培育一批高质量创业投资机构
创业投资行业的发展,需要依靠广大的创投机构实践。在李春临看来,广大创业投资机构是创业投资的实施主体,创业投资有三要素,一是机构,二是长钱,三是对象,也就是投资项目。
李春临认为,我国创业投资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快培育一批高质量的创业投资机构,要从“专业、多元、规范”三方面入手。
李春临表示,“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要想培育一批“硬科技”的“独角兽”和“小巨人”企业,离不开创投企业的“火眼金睛”,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遵循科技创新发展规律,鼓励广大创业投资机构从自身独特的优势出发,强化专业化投资理念和投资策略,加强对投资项目的投后“赋能”,提升股权投资、产业引导、战略咨询等综合服务能力。特别是对于投资原创性引领性科技创新等新赛道的创业投资机构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支持专业性创业投资机构发展。
“政府部门也不会坐而论道旁观,这个《政策措施》里面也有一条,在筛选创业投资项目的过程中,由国家发改委牵头,会同相关部门建立创业投资机构和投资对象初创公司的项目对接机制,以避免信息有限、信息不对称导致好的项目没有被挖掘到。”李春临指出。
李春临表示,“多元”方面,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需要有各具特色、充满活力的创业投资机构参与,鼓励行业骨干企业、科研机构、创业创新平台机构等创业创新资源丰富的主体,具有资本实力和管理经验的天使投资个人、保险资金、政府投资基金等专业机构投资者积极参与创业投资,形成多元化的创业投资主体。
“规范发展是健康发展的前提,没有规范就没有健康发展,创业投资主要以股权投资方式投向早期的初创企业,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典型特征,广大投资机构开展投资活动必须在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履行信义义务,受人之托,代人理财,忠人之事,切实保护投资人的合法权益,引导创投机构强化内控机制,合规管理和风险管理机制,不断提高创投机构规范化运作和管理水平。”李春临表示。
记者了解到,此次《政策措施》自公布后就生效施行,如何推动政策落实实施,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李春临介绍,在起草政策的过程中,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部门,多次召开创投机构和科技型企业座谈会,邀请全国知名的私募基金负责人参会,听取大家对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政策措施》的出台充分凝聚了各方的共识。
“下一步,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统筹协调,还要出台配套措施。看得准的就尽快出台,需要试点的要适当扩大试点范围,形成支持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性政策体系,并加强各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跟踪监测,形成工作闭环,以务实有效的措施稳定市场预期、激发创投市场活力。”李春临表示。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