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城市的活力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自2006年上海市地区生产总值率先超过万亿元,开启城市经济规模万亿时代,如今全国有26座万亿之城。河南省会郑州在2018年迈入万亿城市,2023年GDP同比增长7.4%,稳稳位居26个万亿城市增速第一席位郑州做对了什么?2023年增速领跑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发展密码?
科技创新赋能未来
六大千亿主导产业领跑发展
2023年,郑州智能传感器、汽车、现代食品与加工3个集群入选全国百强产业集群,新能源专用车制造入选全国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如今,汽车及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及医药、铝及铝精深加工、现代食品制造六大千亿主导产业正在科技创新赋能下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在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安伟看来,2023年郑州能够交出这份亮眼的成绩单,是因为牢牢抓住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这个牛鼻子,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安伟:招商引资,坚持从郑州的实际出发,从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出发,我们提出来要把郑州打造成六个之最,也就是审批最少、效率最高等六个最,来为客商创造条件。我们制定了二十条产业链,大大小小的产业集群我们规划了十七个,形成了集聚效应、协同效应和共赢发展效应。
郑州市一家客车生产企业生产的新能源客车已经驰骋在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作为全国首批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城市,郑州早在2018年就率先采购投放23辆这家企业制造的氢燃料公交车,2019年再投入200辆,2022年到2023年又签下200辆订单,以实际行动支持企业为氢能源汽车市场探路。
2023年,郑州新能源车产量达32万辆,同比增长3.6倍。企业和城市发展相互赋能,共同“跑出加速度,确保高质量”。
5月16日,一家装备工程企业又有四台盾构机群下线。其中一台直径13.46米,长183米,总重量2900吨的钢铁巨龙将被用于意大利萨拉诺高速铁路项目。
凭借着在智能化设计方面的突破,这台即将发往意大利的盾构机卖出了与欧洲老牌盾构机企业相当的价格;更重要的是,合同中将智能化服务作为单独一项计费,意味着客户用真金白银为中国创新买单。
盾构机被誉为“工程机械之王”,是衡量一个国家装备制造业水平的重大关键装备。中国的盾构机产业自零起步,从跟跑到领跑,如今国际市场中七成盾构机来自中国。
今年一季度,郑州市工业六大主导产业同比增长17.5%,占规上工业的比重超过80%,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高技术制造业、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别增长19.3%、16.9%。而新兴产业的发展又正在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