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这个西葫芦是去年冯官屯镇政府全新引进和重点推广的一个优良新品种,从开始采摘到最后拔秧,平均一棵西葫芦能结50至60个果,每斤的平均价格大约为一元钱,经济效益又增加了不少。”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三楼村智慧大棚种植户李兴隆告诉前来考察贷款的茌平沪农商村镇银行的工作人员。
据悉,三楼村棚菜产业种植带头人李兴隆,靠着在北京工地上开铲车,以及回到家乡贩运鸭粪多年辛苦积攒的积蓄,于2016年至2018年间先后建起了6个智慧化蔬菜大棚,陆续投入资金140多万元。由于资金的短缺,李兴隆在产业发展上一直磕磕绊绊、困难重重。
2020年5月,得知李兴隆在产业发展上遇到的困境后,茌平沪农商村镇银行微小一队团队长刘洋,第一时间对他的经营情况展开贷前走访,并根据蔬菜的种植期、采摘期等季节性用款情况,为他量身定制了多套信贷服务方案,不仅额度充足,还款方式灵活,授信期限更符合他当前发展的需要,很大程度上缓释和解决了他在资金短缺上的困难。有了充足的信贷资金,李兴隆的产业发展迅速进入上升期,棚菜收入更是大幅增加。
对此,茌平沪农商村镇银行为李兴隆量身定制信贷服务方案的消息,迅速在三楼村传开,很多农户在李兴隆这个关键人的带动效应下,纷纷贷到了自己心满意足的「订制贷」。这种接地气式的金融服务,更为深受种植户们的乐见和喜爱。
据了解,一个智慧化蔬菜大棚,年净收入可以达到10万元以上。在李兴隆这位致富带头人的带动下,三楼村的生态蔬菜成为了北京等大型蔬菜批发市场放心采购的菜篮子。
此外,茌平沪农商村镇银行微小一队团队长刘洋表示,乡村发展产业就像原来的要致富、先修路一样,必须首先为产业的发展修好路、架好桥。而金融党建的最大优势,就是为乡村的产业发展修路、架桥,更善于把广大农民的办法转化为自身的办法,让党建工作开展起来更为接地气。(许庆鹏)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