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河南省鹤壁市营商信用中心消息,受司法资源相对不足、商会规模小、调解组织功能弱等因素影响,河南省鹤壁市民营经济领域纠纷化解遇到协调不够、合力不强等问题,迫切需要构建多部门协同、多元化共治的调解机制。河南省鹤壁市委政法委、市工商联牵头构建鹤壁市民营经济领域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沟通协调“2+N”联席会议工作机制,在鹤壁市市县乡三级民营经济“两个健康”实践中心设立调解工作室,围绕民商事纠纷调解、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劳动关系争议纠纷调解三个方面开展多元纠纷调解工作,全力构建多元共治的调解格局,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搭建市县乡三级调解平台,探索化解纠纷新路径,鹤壁市工商联以“两个健康”示范创建为抓手,积极主动与公检法司、人社、市场监管等部门建立“总对总”诉调对接机制,畅通诉调对接渠道,先后出台《关于全面推进鹤壁市商会调解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机制文件,在市县商协会集中办公的民营企业实践中心(“鹤商家园”“同心家园”)分别与法院成立“鹤商法庭”“同心法庭”,在乡镇民营企业实践中心(“乡贤家园”)设立法律服务室,与人社部门成立“劳动人事纠纷调解工作室”,与市场监管部门成立“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工作室”,推动解决民营经济领域商事、劳动人事、知识产权三个方面纠纷化解中的突出问题。市县乡三级矛盾调解中心贴近企业、贴近商会,有效弥补了基层调解组织力量薄弱问题,节省企业诉讼时间和成本;该市县多部门参与共建共促,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矛盾纠纷化解网络,实现市场主体法律服务全覆盖。
建立“2+N”联动推进机制,扣紧化解纠纷“责任链”。构建民营经济领域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沟通协调“2+N”联席会议工作机制,实现政法委、工商联、公检法司等部门与商会联动协调、密切配合,共同推动民营企业矛盾调解工作深入开展。“2”即政法委、工商联为总召集人,“N”即公检法司、人社、市场监管等部门分管负责同志为联席会议成员,办公室设在“两个健康”实践中心。充分发挥各部门资源优势,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定期分析研判解决矛盾纠纷化解中的问题,不断提升多元矛盾纠纷化解实效,打造鹤壁多元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品牌。
提升调解人员素质,推动调解工作高质量发展。鹤壁市工商联充分发挥“万所联万会”机制优势,聘任资深律师以及各商协会中公道正派、热心调解工作的人员111名,组建调解人员专家名录库。加大调解人员培训力度,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线上线下举办经验交流、现场观摩等培训50余期共400余人次。
坚持源头排查治理,帮助企业化解法律风险。鹤壁市工商联联合公检法司等部门,举办“诚信守法政策讲堂”“法治体检”等活动40余次,培训1500余人次,分析法律风险308余条,帮助企业挽回经济损失750余万元,进一步提升企业和企业管理人员法律意识,有效在源头防范化解企业经营管理风险。
据悉,2022年以来,鹤壁市全市工商联系统线上线下受理矛盾纠纷177起,标的金额7000余万元,调处成功率64%。淇滨区“同心法庭”共受理商事纠纷46件,调解成功率95.7%,全域营商环境评价蝉联河南省全省54个市辖区第一名。淇县工商联和淇县人民法院共建沟通联系机制做法,入选“全国工商联与人民法院沟通联系机制典型事例”,在2021年度全省县级营商环境评价中排名第一。鹤壁市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机制的建立,为构建更加和谐的营商环境,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作出了积极贡献,鹤壁市在河南省全省企业满意度调查中连续四年全省第一,是河南全省唯一蝉联“长安杯”的省辖市。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