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 王珊珊
你有多久没有通过广电网络收看电视了?
在新媒介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冲击下,传统广电运营企业正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新媒介新领域不仅拥有广电所拥有的资源,且更丰富、更便利。随着各广电运营企业2023年报陆续披露,以往“闷声发大财”的他们正在面临转型升级、破局发展的挑战。
基本盘在流失
近日,陕西省运营商广电网络(600831.SH,以下简称广电网络)披露2023年年报,数据显示其实现营收23.08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下降23.02%;归母净利润亏损6.26亿元,同比由盈转亏。分季度数据显示,2023年1-4季度扣非净利润分别为654.10万元、142.29万元、-7513.01万元、-5.81亿元,其中第四季度总收入5.37亿元,同比下降38.24%。
2024年第一季度,广电网络实现营收4.1亿元,继续同比下降33.49%;归母净利润虽有收窄,但仍亏损9317万元。
陕西广电网络传媒集团成立于2001年,是全国第一家以省为单位实现广电网络整合并在A股主板上市的国有文化传媒企业。公司控股股东为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陕西广播电视台)。拥有11个市级公司(含9个地市分公司,2个全资、控股子公司)、3个直属公司、91个县级支公司,其余全资、控股公司24家。公司主营业务为有线电视业、商品销售业、广告代理业,占比为88.03%、10.47%、1.49%。
据公司财报显示,广电网络从每年近亿元净利润跌至温饱线,甚至亏损,2018—2023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为7410.33万、-1.17亿、2329.01万、3899.67万、-1213.89万、-6.48亿。
同时,据公司财报显示,广电网络在网数字电视主终端数量,2017年—2023年分别为588.37万个、570.52万个、548万个、543.03万个、540.03万个、526.53万个、511.39万个,一路下滑。可以说,广电网络正在遭遇用户流失的挑战。
据2023年公司年报显示,在广电网络25家子公司中,19家亏损,其中宝鸡广电、华通控股、广电小贷、金马传媒亏损均超千万元,而6家盈利的子公司中,营收最多的云服务净利润仅73.18万元;已有8家净资产为负,且业务庞杂,包括创业投资及咨询服务、小额贷款、医疗器械、食品销售、旅游、计算机软硬件开发及销售、自有资金投资等。
2023年因涉及资金自循环问题广电网络还曾被监管关注。2023年10月,陕西证监局的决定书显示,广电网络2022年度报告披露不准确,主要问题就包括:政企业务雪亮工程相关项目和资产抵账类项目的债务重组收益确认依据不足;此前曾出资陕西广华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相关资金经四道流转后回到广电网络,形成资金闭环,相关交易构成自循环问题。
对此,广电网络在年报中称,将帮助子公司围绕公司主责主业梳理业务定位,对部分经营效果不佳、发展前景不好的控股子公司以及与公司业务关联度不大、管控能力较弱的参股公司,分类推进关停并转。
此前,广电网络2023年6月20日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丝路影视之控股子公司华源影视以其处于严重亏损、资不抵债状态为由,申请法院对其进行破产清算。西安市中院已裁定受理华源影视的破产清算申请。
面对2023年出现的问题,广电网络在财报中给出的原因是:一是受行业变化、竞争加剧、提速降费、续费下降等影响,公司营业收入下降较多,固定成本占比较高;二是由于政企业务发展,应收账款规模持续增大,因应收账款回收缓慢、账龄增长,坏账计提比例提高,造成信用减值损失增加;三是为满足新业务发展和日常运营需要,债务融资规模持续增大,造成财务费用增加;四是部分子公司亏损增加。
移动端在崛起
据第十一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发布的《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10.74亿,网民使用率为98.3%。其中,短视频应用的用户黏性最高,人均单日使用时长为151分钟,随后依次为长视频应用(112分钟)、娱乐/游戏直播应用(63分钟)和网络音频应用(29分钟)。网络视听仍是“杀时间首位利器”。网络视听市场规模突破万亿,以网络视听业务为主营业务的存续企业共有66.08万家。其中,2019—2023年成立并存续企业约31.41万家,占总数约47.5%。
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全球季度手机跟踪器的最新预测,2024年智能手机出货量预计将达到12.0亿部,同比增长2.8%。到2024年,下一代AI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将达到1.7亿部,占智能手机市场总量的近15%,甚至超过AIPC。随着应用的发展和行业参与者继续推动NPU技术的革新,下一代AI智能手机将在2024年之后快速增长。
用户使用习惯从大屏转到小屏、从长视频到短视频、网络视听,流量走向也随之转变。由于没有及时捕捉到用户兴趣爱好的转移,导致广电网络以及多数广电运营企业面临挑战。
据2023年财报显示,歌华有线(600037.SH)归母净利润亏损1.72亿元、湖北广电(000665.SZ)亏损6.47亿元、贵州网络(600996.SH)亏损13.85亿元、广西广电(600936.SH)亏损6.98亿元、吉视传媒(601929.SH)亏损6.93亿元。其中江苏有线(600959.SH)2023年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75.97亿元,同比上升1.22%;归母净利润3.4亿元,同比增长4.24%,但扣非净利润仍亏损3亿元,营业外收入主要来源于4.4亿元的线路拆迁、损坏赔偿款。
数字营销研究观察学者李杰表示,以前广电运营企业有内容审核牌照优势,现在短视频、长视频市场,他们很少参与制作,与目前电视台遇到的挑战比较相似。
寻找破局之路
随着预缴费为主的主营业务基本盘出现流失,广电网络等广电运营商也正在努力开拓企业第二增长曲线。
比如,一些广电运营商正积极布局“雪亮工程”。据了解,雪亮工程是2016年经中央批准,由中央政法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公安部等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组织实施,以区、镇、村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目标是建设“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以提高社会治安防控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有效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据财报显示,至2023年末,广电网络已经累计签约落地4个地市、57个县区雪亮工程项目,标的总额24.95亿元,对于营收有所支撑;目前,广西广电在社会治理、政务民生、公共服务、智慧城市等领域发力,推进综治视联、天网改造及视频会议等项目;湖北广电则深耕文化大数据、(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数公基、应急广播、数字乡村等集客/政企业务发展。
不过上述项目,虽普遍单笔经营额度大、信用期长,但回款周期也相对较长。据公司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广电网络应收账款账面余额30.85亿元。据wind数据,2020-2022年间公司应收账款为8.90亿元、15.82亿元、23.81亿元,一路飙升;同期,公司坏账准备余额4.06亿元,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中,政府部门及非营利组织组合为1.71亿元,企业单位及个人组合为1.49亿元;2019年-2023年利息费用分别为6091.03万元、8958.01万元、1.09亿元、1.53亿元、2.48亿元,这也对公司利润表现造成不利影响。
另外,人才是转型的关键因素。据悉,广电网络今年透露出“向内要效率”强烈信号,并表示将聚焦业务发展实际问题,强化一线干部退出、优化职能运行、畅通人才流动,通过优化考核激励政策,建立业务提成纵向管理机制,推动激励直达一线,提升对一线业务的支撑能力,激发一线员工工作热情。
据财报显示的费用情况,2023年公司销售费用2.35亿元,同比增长9.5%,其原因是为加大对销售人员激励;管理费用4.48亿元,同比减少3.84%。一增一减间也透露出广电网络正在努力转变。
此外,财报显示,广电网络还在加快应收账款清收,推动子公司关停并转等,部署开展电视“套娃”收费和操作复杂治理,实现开机即看直播、压减收费包;并组织参加云网融合业务技能竞赛,提升技术队伍能力,强化自研能力培养,发挥技术人才引领带动作用、破解经营发展技术问题。
数字经济研究者、战略及营销专家余一铭对中国工业报记者表示,广电网络必需与时俱进,面对互联网大潮,仅把自己作成管道是很难有前景的。
“对于广电网络而言,保证基本盘主营业务不流失,不断丰富服务品类,提高节目质量才是当下破局的关键。”李杰表示。截止记者发稿日,广电网络并未对采访做出回复。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