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我国长丝织造行业在恢复中前行,运行质效稳中有升,实现良好开局。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认为,有“制造”之重,才有行稳致远;有“创新”之深,才有源远流长。5月20日,在中国长丝织造协会三届四次理事会暨三届六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上,孙瑞哲说: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以长丝之初,织锦绣未来。我国长丝织造行业要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视野与新境界。一是找到立足点,夯实制造基石。二是找到平衡点,优化空间布局。三是找到结合点,用好价值杠杆。四是找到突破点,加快数智转型。
要以新质生产力赋能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孙瑞哲分析,全球经济仍处在下行周期,全球消费能力与消费信心受到抑制,同时全球技术对峙不断加剧,我国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持续上升,经济稳定向好的基础尚不牢固。必须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升级、提升供给质量,在更高层次上形成供给与需求的新平衡,不断拓宽市场空间。必须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掌握核心、前沿科技。同时,强化全球布局,提升产业融入全球产业体系的深度与广度。
孙瑞哲分析,发展新质生产力是纺织行业实现转型与升级的战略选择,是纺织行业化解压力与挑战的现实需要,要以新质生产力赋能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一是体系之强是行业新质生产力之基。我国纺织工业已经形成全球规模最大、最完备的产业体系。二是创新之高是行业新质生产力之源。我国纺织科技创新已经进入跟跑、并跑、领跑并存阶段。三是民生之实是行业新质生产力之本。我国纤维消费已先于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四是合作之广是行业新质生产力之要。我国纺织行业是全球供应链运转的重要保障,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合作朋友圈不断扩大。
我国纺织行业正处于向更高级形态和更合理结构跃迁的关键期,面临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新挑战,要解决“产品规模化供给与多元消费需求、产业创新与消费升级、竞争优势变化与现有区域格局、环境约束与产业”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要在数实融合中、绿色转型中、融合创新中、文化创意中、全球合作中发展新质生产力。武汉纺织大学副教授梅涛表示,我国纺织行业正与多科技技术跨界融合,比如能感知外界环境条件刺激并做出响应的智能纺织材料,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将成为促进行业发展的新经济增长点。
以长丝织造来说,近40年时间里我国长丝及长丝面料高速发展,市场增长率高于世界纤维市场增长率。孙瑞哲认为,长丝织造产业是保障纺织行业规模优势、体系优势的基础支撑,带动材料创新、装备创新的重要引擎,维护全球纺织产业链供应链平稳运行的关键力量,在发展纺织新质生产力中处于特殊地位、具有重要价值。一是聚焦制造升级发展科技生产力,二是聚焦产品创新发展文化生产力,三是聚焦低碳转型发展绿色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做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
新质生产力的“新”是以“创新”为核心,新质生产力的“质”是以产业新“质态”带来发展的新“质效”。中国长丝织造协会会长王加毅认为,对于我国长丝织造产业来说,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做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一是加强产品创新,拓展应用边界。随着新原料、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在长丝织造领域的深度应用,长丝织物的功能性、差异性不断突破,产品迭代升级加快,供给质量持续提升,深入下游细分市场,解锁更多应用场景,引领和创造新的需求。长丝织造企业紧贴供给侧改革升级,基于新质生产力形成新供给,通过产品创新不断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高品质、高性能、高环保性的产品,未来企业要继续深耕市场、聚焦产品、引领新消费。探索新原料的新应用,提升供给质量;推进系统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加强合作,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二是加强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升级。要加快全行业落后设备的淘汰改造步伐,积极应用先进技术。企业要合理利用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淘汰落后设备,全面采用配备电子送经、电子卷取、电子双储纬器、共轭凸轮电子多臂电子大提花开口装置、永磁直驱电机及数字化电控系统等成熟技术的新型织机。企业要主动应用自动穿经机、数字浆丝机、新型整经机、整浆并联合机等先进前准备设备。企业要积极探索断经自停、智能验布、自动导向小车、整经自动上纱系统等在行业内的应用等。企业要加速推进产业数字化进程,主动作数字技术的应用者和推广者,推动数字经济和长丝织造产业的深度融合。
三是加强管理创新,夯实产业基础。强化企业管理既关乎当前生存又关乎长远发展,任何企业都应该扎实有效、周而复始地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建立健全企业管理制度;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加强创新能力培育;优化企业发展战略;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强化企业文化建设;关注企业社会责任;加强内部沟通与协作;不断完善企业风险管理。江苏君霖纺织科技有限公司供应链中心总监张扬表示,江苏君霖由上而下规划、由下而上执行,制定了供应链“发展新质生产力”战略目标和供应链“创新”战略方向,产业链协同发展积累了成功经验。
近年来,我国长丝织造行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一批骨干企业综合和实力达到了全球同行业先进水平,具备了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较好的条件和基础。比如,浙江台华和向兴(中国)两家企业在加强自身原有业务的基础上,不断延链、强链、补链,提升企业发展韧性和安全水平,掌握了产品开发的主动权,具备“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核心竞争力和议价权。但与此同时,由于行业中小企业数量较多,仍有部分企业对标国内头部企业或国际优质企业时,在企业战略定位及管理方面存在着明显不足,缺少破局的勇气和思路。王加毅强调,为打开新局面,我国长丝织造企业一定要有“破”的决心和“立”的勇气,把争创“世界一流企业”提升到企业发展战略高度,对标行业顶尖企业,加强现代化企业制度建设,从产品、技术、管理、人才等多个方面提升,树立成为“世界一流企业”的雄心壮志。(孟凡君)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