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4年中国摩托车产业高峰论坛在京举行

作者: 祁晓玲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 发表时间:2024-05-17 11:27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记者  祁晓玲

5月16日,2024年中国摩托车产业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此次论坛由中国摩托车商会主办,作为2024年北京摩托车展会的核心活动之一,吸引了经济学家、城市交通管理精英、摩托车行业技术专家以及国内外知名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摩托车产业的未来走向与发展战略。来自摩托车产业链上下游的120余家企业代表参与了此次盛会。同时,《中国工业报》对此次论坛进行了网络直播,线上观众近10万人次,显示了摩托车产业在社会上具有广泛的关注度。

中国摩托车商会常务副会长李彬

论坛上,中国摩托车商会常务副会长李彬就中国摩托车产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了深入剖析。他指出,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摩托车产业已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呈现出向休闲娱乐运动化和通勤代步方向发展的态势。在国际市场上,摩托车产业依然保持增长势头,为我国摩托车产业在海外市场的拓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李彬还强调了摩托车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以安全为主导的智能化技术将为摩托车驾驶提供更加安全的保障。此外,他还提到,随着摩托车休闲产业的兴起,我国摩托车运动赛事活动也将迎来快速发展的阶段,为企业展示产品技术、展示产业成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从消费视角出发,对摩托车产业的潜力进行了深入分析。他认为,在当前促消费的大背景下,摩托车产业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他建议,应重视市场需求的释放,特别是在部分城市,可考虑适度调整禁限摩政策,以激发摩托车产业的活力。李教授还指出,摩托车产业是中国经济多元化需求未充分满足的一个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场空间。

中国城市中心总工程师及国土产业交通规划院院长张国华

中国城市中心总工程师及国土产业交通规划院院长张国华在演讲中强调了摩托车产业与文化和旅游业的相互渗透。他指出,摩托车作为一种环保、个性化的休闲方式,正在焕发新的活力。摩托车产业的发展不仅丰富了人们的休闲娱乐方式,也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此外,他还提到了摩托车在城市交通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在物流领域的广泛应用。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认证三处副处长李大维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认证三处副处长李大维介绍了东南亚电动两轮车辆市场的快速发展情况。他指出,自2018年至2023年,东南亚市场经历了显著的扩张,其中印尼市场因积极推动燃油车电动化转型而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李大维还介绍了东南亚关键国家的认证需求与法律框架,并表示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将持续加强国际合作与认证互认机制,为我国摩托车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提供有力支持。

凯威集团联合创始人鲍正勤

凯威集团联合创始人鲍正勤向大会介绍了海外摩托车市场的概况及产业机会。他提到,全球摩托车年销量保持稳定增长,中国、印度和东南亚是主要产销地区。同时,他也分享了海外市场的竞争态势,指出日本品牌在东南亚市场占据主导地位,而印度产品是中国在非洲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

中国摩托车商会常务副会长李彬和MXGP中国站新闻官黄一豪分别介绍了中国摩托车活动和MXGP中国站的开展情况。李彬表示,中国耐力活动是一项群众性的活动,以摩托车运动的魅力吸引观众、厂家和消费者。近年来,我国摩托车运动赛事发展迅速,为企业提供了展示平台,拉近了企业与社会大众的距离。黄一豪则介绍了越野摩托车比赛在中国的发展情况,并展望了MXGP中国站的未来发展。

北京理工大学孙柏刚教授

北京理工大学孙柏刚教授就“摩托车氢能能力的难点和对策”进行了精彩演讲。他强调了氢能在实现双碳目标中的重要作用,并分析了摩托车行业在降碳和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内在需求。他提出,氢内燃机作为一种兼具传统内燃机和新能源优势的技术,将为摩托车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中国摩托车商会秘书长张洪波

中国摩托车商会秘书长张洪波表示,在当前技术快速迭代的背景下,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已成为摩托车产业不可忽视的趋势。他鼓励企业把握这一历史机遇,通过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不仅能够提升产品竞争力,还能开拓新的市场空间,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个性化、环保化需求。同时,他着重强调了企业社会责任与政府合作的重要性。在全球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大潮中,企业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更要注重环境保护、社会贡献等多维度的发展,与政府部门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共同推动政策环境的优化,为行业的健康、绿色发展奠定基础。

雅迪科技集团、本田摩托车销售(上海)有限公司、意大利GRANSTUDIO设计公司、思骑科技等企业代表以及中国摩托车商会二手车联盟(筹)在论坛上,围绕电动摩托车与传统摩托车的发展方向、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全球两轮车设计的最新潮流以及未来行业趋势等多个维度分享了他们的见解与成果。

此次论坛定位为摩托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也释放出积极的信号——摩托车产业正向着更加开放、创新、绿色的方向迈进。


作者:祁晓玲

编辑:袁海霞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