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记者 余娜
5月10日,510中国品牌日•能源产业品牌宣传周暨能源产业品牌建设年会(2024)(以下简称“2024能源品牌周”)在北京辽宁大厦举办。作为“能源新质生产力发展标杆”项目代表,国电电力综合能源内蒙古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冯喆在2024能源品牌周上,详细介绍了国电电力蒙西鄂尔多斯采煤沉陷区300万千瓦光伏基地项目建设情况。
国电电力蒙西鄂尔多斯采煤沉陷区300万千瓦光伏基地项目,是国家第二批“沙戈荒”大型风光基地项目之一,也是目前全球在建单体规模最大的“沙戈荒”大型光伏基地项目。
冯喆表示,该项目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鄂托克前旗上海庙镇,总投资120亿元,占地面积约10.5万亩,新建6座220KV升压站,接入蒙西电网新建500KV汇集站,通过上海庙电厂内升压站间隔,以“上海庙至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外送通道输送至山东省消纳。项目于2022年11月30日获得开发建设指标,2023年1月16日完成备案。
“截至目前,项目支架基础施工完成180万千瓦,支架安装完成105万千瓦,组件安装60万千瓦,1、2号升压站已完成施工,3、4号升压站已经开工,计划2024年底全容量并网发电。”冯喆介绍。该项目投产后,预计年发电量57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煤171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470万吨,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据悉,国电电力蒙西鄂尔多斯采煤沉陷区300万千瓦光伏基地项目积极探索“光伏+”模式和“火电+光伏”深度耦合模式,按照“火光打捆,一体送出”思路,开展“火光储一体化”调度管控研究,探索火电和光伏联合电力营销,提升基地项目整体盈利能力,实现国有资产效益最大化。
项目还具有“五新应用、五个示范、八项优化”的鲜明特点,通过探索应用一体化光伏组件支架、使用稀土合金新型接地材料、开发基地光伏项目智慧运维系统、大规模采用N型组件和H型钢桩平单轴支架基础等技术实践,围绕光伏行业方向性、引领性关键技术研究,形成首创、首次、首台/套技术突破,积极推进新技术转化应用,向行业输出先进技术方案,切实以大项目建设带动科技创新和产业装备升级。
“国电电力蒙西鄂尔多斯采煤沉陷区300万千瓦光伏基地项目是国家能源集团的重点工程。项目通过整合光伏产业多项先进科技、产品、装备、解决方案,提升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和能力,依托大规模真实环境测试和试验,建设光伏标杆性实证基地,填补了国家能源集团和内蒙地区光伏实证空白,为有关部门建立标准、制定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冯喆表示。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