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软件定义硬件 浪潮数字生产力四项趋势已现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 发表时间:2024-05-09 15:49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  王珊珊

以往多数人认为浪潮是做服务器起家的硬件领域企业,硬件服务器是其主营业务,但在云计算、人工智能日渐普及的背景下,浪潮软件对浪潮集团的重要意义愈发明显。

日前,由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指导,以“激发新质生产力·加速产业升级焕新”为主题的现代新国企·2024数智赋能管理创新研讨会上,浪潮集团副总裁、浪潮通软总经理魏代森表示,软件是数字技术的关键载体,软件定义一切。在大模型等数字技术赋能下,新一代软件实现更广连接、更强智能、更高敏捷,推动数字化价值跃升,进一步加快释放数字生产力。

魏代森认为,目前软件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数字生产力呈现出四个趋势:

第一,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真正走向实用,各类场景加速落地。从嵌入智能到原生智能,智能化场景越来越丰富,推动业务自动化、智能化变革。

如,飞机维修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以往根据可能发生的维修状况去预测原材料配备是个难题,浪潮现在运用数据和机器学习,就可以将物料缺件率由25%降低至8%,减少库存积压资金近千万。智能决策的价值显而易见。

第二,数据真正成为新型生产要素,高质量数据治理是关键。

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推动数据资产入表,进一步释放数据要素创新价值。如,浪潮助力山东能源,使其实现全量数据、全系统链接,打通安全生产管理和经营管理的数据断层,实现实时检测各类生产数据与设备运行,并实时报警。

“自数据资产入表以来,很多企业的探索热情都很高,我们联合数据交易所成立了数据资产价值生态链,提供数据资产评估及入表完整服务。今年3月,浪潮已经和山东高速成功完成首批数据资产入账入表工作。此次数据资产入账入表价值达351万元,评估价值逾7200万元。”魏代森介绍,

第三,未来产业要实现人机物协同与虚实共生需要新一代工业软件支撑。

如通过运用云原生、AI数字孪生等技术,浪潮为特变电工建设了一个统一标准、集中管控、分地生产的多基地协同运营云平台,打造了一个互联协同、透明智能的数字化工厂,和一流干式变压器研制基地。在一朵“云”的统一指挥下,特变电工的四个变压器生产基地实现数字化生产。“其中天津基地产量翻番效果显著,新建的数字化产能提升100%,出厂合格率稳定到100%。”魏代森介绍道。特变电工的数字化转型,集中了大量的工业软件,也是工业软件与智能制造配合的案例,工业软件是智能制造的根基。

第四,开源开放是新型商业创新模式,基于数字化平台底座与生态伙伴联合创新,是企业打造数字生产力的重要策略。

魏代森表示,99%的商业软件都含有开源组件,全球97%的软件开发者使用开源软件,开源模式成为软件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之一,浪潮海岳低代码平台就通过开放提升了产品能力和质量。

目前,浪潮和多家信息厂商、合作伙伴及高等院校形成了产学研一体化的协同发展模式,以加快国产软件发展,实现了对15种数据库的适配支持。

“集团坚持科技创新,积极实施硬件、软件、云计算服务‘三轮驱动’战略。”浪潮集团副总经理王洪添表示。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党委书记、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朱宏任在会上也表示,数字生产力是激发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和关键,要以数智化全面赋能企业管理创新,充分发挥企业主体在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建设中的核心和骨干作用。

研讨会当日,浪潮发布了浪潮海岳大模型2.0与PaaS平台7.0。并针对越来越多的企业对数据资产价值化的紧迫需求,成立了“数据资产价值化生态链”,为企业提供一体化数据资产评估入表服务。同时发布《数据资产管理白皮书》,为企业提升数据利用效率和价值提供专业指导。

无独有偶,在浪潮之前,今年3月东软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刘积仁博士对外宣布,东软集团已然全面开启解决方案智能化战略,聚焦企业数字化转型、智能汽车等业务领域,打造AI赋能的解决方案、数据价值化的解决方案等。

刘积仁认为,“也不是环境出现了问题,而是这个市场给了我们一个新的发展机会让我们挖掘。”人工智能和数据价值化这两个重要机会需要加以迅速把握。

此外,除了东软集团、神州数码、紫光股份、拓维信息、中国软件、软通动力等一批信创企业都在助力“数字中国”领域,加速推进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

面对战略转折点的黄金时刻,“浪潮们”挺身迈入智能化时代。


编辑:袁海霞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