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上午8时35分,山东德宜新材料有限公司安全信息化平台通过高清摄像头发现联合车间一员工未佩戴安全帽,系统立即对他进行人脸识别,通过AI云计算方式抓取其坐标信息,并利用他的定位卡准确画像。随即,信息平台其进行警告,要求他立即整改,并将处罚结果在平台公布。
德宜新材料公司成立于2013年,2022年搬迁至临邑化工产业园,主要产品为聚偏氟乙烯(PVDF),广泛应用于涂料、锂电池、化工生产等领域。新厂建设时,他们借力当地化工行业智能化改造的利好政策,他们同步开始安全信息化平台项目的建设,提升企业的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水平。“通过覆盖全厂的5G基站和高清摄像头实现了基于安全生产级别的数据采集,对内通过5G信号实现场景和人员的管理。”据公司安全总监郝焱森表示,通过数字化手段的运用,公司综合成本降低15%左右。
在德州,“智转数改”已成为加速化工企业“换芯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之一。
化工产业是德州市传统优势产业,经过多年培育,全市规上化工企业达到181家。2022年,德州市抢抓全省智能化技术改造三年行动机遇,深入推动化工产业智能化改造。
“一园一策”“一企一策”。针对不同的园区及产业类型,市化专办组建专家团队,对规上企业逐一进行现场诊断评估,逐园逐企建立问题清单、需求清单和对策清单,帮助明确改造方向和提升计划。针对部分企业“不愿转、不敢转、不会转”的现状,我市出台系列奖补政策,组织相关部门及时研究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不定期组织项目对接会、观摩会等活动,转变企业负责人思想认识,增强实施“智转数改”的内生动力。与此同时,德州市化专办建立市级智能化改造项目库,将130余个项目入库管理,积极培育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通过标杆引领、龙头带动,打造梯次培育格局。
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有力地加速了全市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步伐。在各级相关部门的推动下,华鲁恒升安全环保智慧监管服务平台入选2023年省级工业互联网重点平台;实华化工“先进过程控制”场景成功入选工信部2023年度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名单;史丹利和齐鲁晟华分别获评省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2023年,全市173家产业链规上企业实现营收822亿元,约占全市制造业产业链营收和利润总额的1/4。
“智转数改”是产业赋能的新路径、企业升级的新引擎。我们要完善技术改造服务体系,集聚更多智能化技改服务商资源,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化工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化工产业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德州市工信局党组副书记、市化工专项行动办专职副主任、市高端化工产业链办公室负责人李爱民说。(德州市工信局 李哲)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