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因地制宜向阳而生 农机工业“耕”新正当时

©原创 发表时间:2024-04-08 13:09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记者 霍悦

春回大地,生机盎然的春耕画卷正由南向北徐徐展开。从加大种业振兴,提升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到实施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智慧农机快速推广应用,农机装备的新质生产力正在助力传统农业创新升级。

在湖南益阳,我国南方水稻生产的自动化育秧流水线上,一个个秧盘“坐电梯”“穿山洞”,实现了育秧的全程机械化;走进山东桓台,一台桁架式喷灌机在对麦苗进行精准水肥施用,比传统灌溉方式节水30%到50%;在北大荒集团嫩江农场有限公司第九管理区农具厂,不时传出“叮叮当当”的金属碰撞声,专业人员正帮助农机户为“冬眠”数月的农机进行复检复修……

“农机工业虽然是传统产业,当下却是实打实的朝阳产业。”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宁学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粮食安全需要农机装备保障支撑,农业现代化需要农机装备来实现,这其中有庞大的市场需求,有产品需求市场就活跃,农机企业就有机遇,农机工业就大有可为。

麦田守望者探路“至暗时刻”

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是几代人的梦想。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农村劳动力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如何真正实现“机器换人”,有效破解“谁来种地、怎样种地”的世纪之问,需要聚焦关键农机装备,加快补齐农机装备短板,探索智能农机与农艺融合新路径,创立适应中国农业生产的农机化发展模式。

自2004年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以来,我国农机工业进入“黄金十年”,总产值连续10年保持两位数增长,随后进入新常态和高质量发展阶段。而多种不利因素的交织和多重冲击的叠加,集中在2023年爆发。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规模以上农机企业业务收入总额2428亿元,比上一年减少9.62%,行业利润总额减少4.98%,主要农机产品产销大幅降低,农机出口额同比下降3.3%。农机工业增速成为自2004年国家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以来的新低。

“在激烈的竞争中,一些企业退出,一些企业举步维艰,协会和企业普遍感受到了深深的寒意和压力。”面对2023年农机工业深度不景气的状态,宁学贵用“凉爽”二字这样形容,“凉”来自于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出口下滑,同质化竞争加剧,国四拖拉机价格平均上涨18%,购机补贴比例降低,农业生产效益不高,农民购买能力受限等种种原因。

“爽”则体现在从国内外展会上洋溢出的农机企业信心和热情,工程机械、农业生产等大企业携资金和人才纷纷入局农机行业,提早谋划国四排放升级、加快产品迭代更新的一批头部企业实现了经营的逆势增长等。

“尤其是,农机国四排放升级实现了平稳过渡、顺利切换。”宁学贵介绍,国四农机产品后处理装置的再生能力、整机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售后服务保障能力均高于预期,较好地通过了市场考验和终端用户认可,农机排放升级与产业发展相得益彰。

同时,农机装备排放升级,也加速了农机行业洗牌。中信证券分析称,国四切换带来新一轮技术升级,下游用户对农机可靠性要求持续快速提升,农机使用工况复杂,新机型研发验证周期长,销售及服务渠道布局周期长。因此,技术及渠道先行布局的龙头企业优势将体现得愈发明显,并能通过本轮升级持续提升市场竞争力。

新质生产力引领行业发展

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日前发布2024年3月份中国农机市场景气指数,为58.5%,回归景气区间,环比提升13.4个百分点,同比下滑5.6个百分点。

“从一季度整体开局看,市场不活跃、企业压力大、信心不足仍笼罩着整个农机市场。”宁学贵介绍,农机补贴、农机装备更新和以旧换新政策等,为农机市场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但新技术、新产品的贡献有限,行业新动能尚处于发育阶段。

如今,天上飞的无人机、地上跑的北斗导航收获机,从传统的“镐锄镰犁”到机械化“金戈铁马”,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农机装备是发力点。

“农机工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包括自主创新技术、提升产品质量、加快补齐短板、注重人才培育,更为重要的是要贴合农民需求,不能脱离农业种植生产的实际。”宁学贵告诉记者,一方面,我国农产品尤其是大宗粮油作物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农业属于利润低、回报周期长的产业,因此农机终端用户对生产成本极其敏感。一旦超出了购买能力,农机企业资金压力增大,新品开发和更新迭代就有可能受到影响。

另一方面,国内农机面临的生产状况纷繁复杂,南北方、东西部的气候、土壤和耕作水平相差很大。东北地区部分国产大农机性能不稳定,影响作业效率和质量,难讨用户欢心。丘陵山区种植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生产结构复杂、品种多,粮食、经济作物的间套作普遍,田间道路狭窄、崎岖且不平、机耕道通过性差,导致农机下田难、作业难、转运难。

“有些地方、有些农作物生产,不仅是无好机可用,而是无机可用,需要解决没有的问题。”宁学贵直言,目前很多行业萎靡和下滑是市场疲软,而农机工业供给不足依然是当前的主要矛盾。比如,水稻机械化插秧、玉米机械化收获的比率还有待提升;经济作物种植、丘陵山区农业生产的装备还供应不上,农业生产、农业现代化有非常大的市场需求。

一边是农业生产效益低,种地收入不高想买农机没有能力,一边是有购买能力却买不到好用农机的尴尬现状,如何调整生产关系和生产环境,提高农机稳定性、可靠性、耐用度,并非一日之功,也不是喊喊口号就能解决的。

“对于农机工业而言,除了本身的发展动能之外,国家政策支持是极大的推动力和能量。”宁学贵表示,随着相关政策逐渐明晰、落地、推广,2024年中国农机工业或将止跌并缓慢回升,但不具备大幅反弹或强势增长的因素和可能性。农机企业应该谨慎乐观,不能冒进和赌市场,在注重提高竞争能力的同时,特别要注重资金风险防控,能够及时止损。

编辑:霍悦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