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经济规模不断增长,其影响力在不断扩大。3月25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4年年会“中国持续发展的机遇与国际合作专题研讨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表示,中国的产业链供应链是在深入参与全球产业过程中不断形成和发展的,中国将不断扩大高水平开放,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深化与世界各国企业部署合作,共同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
拜耳公司首席执行官比尔·安德森认为,中国持续开放能够让更多中国技术走向世界,把更多世界技术引进中国。力拓集团首席执行官石道成表示,中国与世界各地的供应商建立了伙伴关系,为构建全球供应链、实现“多方受益”的目标提供了最佳范例。
中国落实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在多个领域孕育群体性突破,为各国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加快创新突破提供了广阔空间。金壮龙指出,中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明确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中国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把高质量发展要求贯穿全过程,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应用,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巩固提升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推进产业链供应链持续优化升级,加快建设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中国庞大的市场需求、丰富的应用场景、完善的产业配套体系也为跨国公司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中国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是全球140个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伙伴。金壮龙表示,中国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始终坚持走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发展道路。中国将不断扩大高水平开放,落实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深化与世界各国企业互利合作,共同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构筑安全稳定、畅通高效、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一是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创新合作,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持续优化创新平台网络,推进国家高新区提质增效。积极支持外资企业在华设立研发中心,与国内企业联合开展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二是深化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合作,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推进建设智能工厂和智慧供应链。支持中外企业加强合作,加快先进适用数字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转化落地。三是深化制造业绿色低碳合作,稳妥推进重点行业碳达峰,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完善绿色制造服务体系,加快建设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推动建立绿色制造国际伙伴关系,建设一批中外合作绿色工业园区,拓展绿色贸易增长点。四是深化中小企业合作,坚持服务和管理并重、帮扶和发展并举,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推进中小企业高水平开放合作,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
中国致力于营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中国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拥有全球最大规模的研发人员队伍、全球最多的发明专利授权量,人口红利正在向人才红利提升,全社会研发投入和高技术产业投资已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场景不断涌现,中国数字化绿色化发展加快,数字经济规模稳居世界第二,与实体经济的融合不断加深,构建更有韧性、更多元化的全球供应链,可以为企业、消费者和全球经济整体发展构建多赢格局。商务部副部长郭婷婷表示,中国致力于营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接下来,中国将进一步增强创新驱动,深度参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更好地吸引全球优质生产要素,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拓展服务贸易、数字贸易,促进各国企业创新发展。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杰弗里·萨克斯表示,人类正处于一个技术进步至关重要的时代,需要技术变革,中国在这方面处于有利位置,因为中国掌握了许多关键技术,并是许多关键技术的低成本生产者,这就是为什么世界需要中国作为贸易伙伴、投资伙伴、基础设施建设者,这就是他理解的“高质量发展”的含义,因此中国与世界经济加强合作关系非常重要。同时,基于制造业的卓越能力和持续快速的技术进步,中国将继续拥有强劲的经济增长。技术进步在这个时代至关重要,为了推动经济转向生态文明就需要技术变革,中国在这方面处于有利地位。“中国掌握了许多关键技术,并能以低成本进行生产,这就是为什么世界需要中国作为贸易伙伴、投资伙伴和基础设施建设者。”杰弗里·萨克斯说。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理事长郑永年分析,中国外贸“新三样”这几年确实出口提高很快,但还需要提高质量,应当让更多的经济领域开发出来,这也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根据联合国的定义,中国是工业部门最齐全的国家,但是比起美国,中国很多门类没开发出来,例如低空经济、互联网领域很多应用等,中国应当开放更多的投资空间给社会资本。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认为,跨国企业从早期的“组装”到如今的“研发”,体现了中国要素的不断升级。西门子公司总裁、首席执行官博乐仁表示,新质生产力涉及高科技、高质量和高效率,西门子所做的是在践行新质生产力。中国是推动创新、发展迅速的市场,中国不仅是西门子在产业技术应用方面最大的市场,同时也是最具创新力的前沿市场之一。(孟凡君)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