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文娱演出市场强劲复苏,需求和行业活力被激发的同时,线上票务消费纠纷和投诉量也呈几何级增长,网购演出票务亟待规范。
“人民投诉”用户吐槽“一刀切”不退票、平台跳票、“早鸟票”欺诈等线上演出票务不规范现象。
(“人民投诉”平台截图)
在“人民投诉”上,“一级或二级票务平台上,上千元的演唱会门票迟迟不出票”“显示预售、配票中的订单无法退票”“恶意扣除高额手续费”“以‘稀缺票’溢价为由临时追加高额服务费”“‘盲选’座位到现场发现是‘柱子票’‘墙根票’”“票面演出时间与购买时选定日期不符,平台疑似‘跳票’”“虚假宣传‘早鸟票’最优惠,临近演出时,发现票价降到几十”“买上千元演唱会门票,却几乎全程看不见歌手”等问题被频频曝光,且得不到相关平台回应处理。
针对这一舆情热点,去年5月,人民日报读者来信版、“人民投诉”联合发起了观演购票体验问题征集活动,收到千余条网友留言投诉。中消协同步及时发声表示,相关演出票务平台和主办方应站在促进消费潜力释放的角度,思考如何更好保护消费者权益和提高消费体验,比如制定阶梯式退改规则,依据退票、改签时间不同实行阶梯化费率,基于公平原则合理制定退换票规则并向消费者公示,保证消费者在购票前充分知情和主动确认。如果推出“不退不换”的门票,应当同时推出可退换门票,并且设置合理价格供消费者自主选择和公平交易。建议相关主管部门加强对演出票务市场的监管,探索建立全国统一的演出票务监管服务平台,实时监控演出票的来源和流向,推动演出票务交易公开透明,维护好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