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记者 余娜
2024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俞培根带来两份提案,分别围绕新能源产业发展环境与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俞培根
规制低价投标,强化风电整机制造引导和监管
在《进一步优化新能源产业发展环境》的提案中,俞培根表示,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路径,也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国家相关部委不断强化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逐步完善新能源产业政策体系,引领新能源行业取得长足发展。风、光等新能源总装机量持续增长,至2023年底已超过10.5亿千瓦,约占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的36%,装备制造水平不断进步,产能快速扩张。
但是,与传统能源产业不同,新能源产业发展起步晚、市场化程度高、行业竞争激烈,在快速发展中存在波动过大、非理性竞争等问题,对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为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壮大新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俞培根建议加强和完善产业管理,规制低价投标,统筹质优价优,强化风电整机制造的引导和监管。
推动氢能发展,出台全国性系统产业扶持政策
在《进一步推动氢能产业健康高质量发展,助力国家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提案中,俞培根表示,氢能是一种洁净环保、可储存、可再生的二次能源,具有来源广泛、大规模存储稳定等特点,是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对氢能产业做出了整体规划和部署,通过设立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等方式,统筹推进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当前我国氢能产业发展已具备较好的基础,技术不断升级迭代,预计将进入发展快车道,有望成为万亿级的大产业。
俞培根认为,为推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助力国家“双碳”目标高质量实现,有必要进一步推动氢能产业健康高质量发展,着力壮大绿色能源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一是全面落实氢作为能源的国家级管理制度体系;二是出台全国性系统产业扶持政策;三是研究出台国家级鼓励深远海、风光大基地可再生资源就地转化制氢的技术开发、工程应用、产业发展政策。
俞培根表示,东方电气集团作为能源装备领域的“国家队”,将把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深入推动以风光氢储等为主的低碳零碳能源装备制造与服务,加快打造能源装备领域新质生产力,不断增强全面系统的清洁能源及电力装备设计成套和制造供应能力。
厚植新质生产力,为新能源注入绿色澎湃动能
在3月6日刊登的署名文章中,俞培根表示,应厚植新质生产力,为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澎湃动能。
在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中,应深刻认识到必须强化科技创新催生新质生产力。东方电气集团优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逐步形成“1+N+X”创新研发体系;持续加大科研投入,强度持续保持在5.5%以上;强化关键核心技术与原创性、引领性技术攻关,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18兆瓦海上直驱风电机组入选2023年央企十大国之重器;自主研制的国内单机容量最大150兆瓦级冲击式水电转轮成功投用,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在贯彻落实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决策部署、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中,应深刻认识到必须培育新兴产业形成新质生产力。东方电气集团聚焦风电、太阳能、氢能、电力电子、新型储能等领域,制定实施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一系列举措,加快打造能源装备领域新质生产力,不断提升产业链运行效率和安全水平。
在贯彻落实推进新型工业化战略任务、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中,应深刻认识到必须推进智能制造赋能新质生产力。东方电气集团持续推动装备制造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累计建成20个数字化车间,80%的核心制造车间已完成数字化改造;两家子企业入选工信部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东智同创”工业互联网平台入选行业首批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平台。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