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曾有市民拨打12345热线反映称,居住小区内车位紧张,也没有安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想要给电动汽车充电别提多困难了。于是,我们就特别设计了这种将视频桩和充电桩‘二合一’的慧停车‘途明’系列设备。”近日,北京潞州松立智慧停车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春华介绍,这种停充方式,让居民在家门口的路侧停车位上就能给车充电,晚上回家前充上电,第二天早上就能满电出发。在不占用空间资源的前提下,停车充电两不误,让居民感到这种新型的产品方便了新能源车主。
据了解,停车充电一体化建设是目前解决充电泊位难找、充电泊位被占用以及管理复杂,体验差等问题的最优模式之一。2018年,北京潞州松立公司中标通州区路内停车电子收费管理项目,因地制宜研发了视频桩、高位相机等感知采集设备,并于2020年,根据新能源车辆充电需求,按照5%-10%充电泊位配比,在17条道路停车电子收费路段,安装了98台充电视频桩。
在北京市通州区玉桥东一路,充电视频桩整齐竖立在路侧停车位旁,这种设备既可以为新能源汽车进行充电,内置的视频探头还能用于停车计时计费。目前这里的充电收费为每度电1块6,停车收费则参照路侧停车收费牌标准执行。
据相关统计,通州区充电视频桩上线运营以来,订单数量持续增加,从最初每月700余笔增加到3200多笔,2023年全年充电订单39280笔,充电电量822981度,较好地满足了新能源车充电需要。将路侧停车和新能源车充电相结合的“停车即可充电”运行模式在北京通州城市副中心先行先试,弥补了居民小区内电动汽车充电桩的不足,极大缓解了新能源车续航里程焦虑。
松立集团CTO王永指出,路侧停车充电一体化方案可以解决前期规划、前期建设、后期收费运营,实现停车和充电数据信息互联互通,通过充电车辆停车优惠等惠民措施,提升城市公共场所充电服务能力,将进一步推动新能源行业的发展。根据通州区城管委2024年工作计划,将结合市民诉求,统筹考虑片区供需状况,今年内拟在7条路段上增设84个充电桩,进一步解决新能源汽车充电“最后一公里”难题。
据悉,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加,充电设施不足、充电难制约行业发展、困扰车主出行的问题也愈发凸显。路侧停车场是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场景。近日,北京市通州区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进一步明确建设思路,提出“要尝试路侧停车位建设与充电桩设备的有机结合,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升保障”。2024年2月21日,京津冀三地联合印发京津冀能源协同发展行动计划,再次强调,要加快推动路侧停车位配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崔道安)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