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国人大代表刘庆峰:加快大模型赋能工业领域 推动数实经济深度融合

©原创 发表时间:2024-03-07 14:38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记者  曹雅丽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并指出“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以大模型技术为代表的通用人工智能时代正在到来,中国应该如何加快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进步?如何用大模型助力经济发展?2024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提出加快大模型赋能工业领域,确保关键领域自主可控,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建议。

“大模型在各行各业显现出强大的赋能价值。”刘庆峰表示,目前行业头部企业都在积极推进大模型等技术在行业的深度应用。如:国家能源集团近期正式发布上线的智能无人评审系统,智能评审准确率达97%,实现了采购评审从靠人到少人,从少人到无人的突破;基于科大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的代码能力发布的代码编程助手iFlyCode产品,已经在京东云、交通银行等100多家行业头部企业应用。

刘庆峰表示,大模型相关的技术底座将成为各行各业的核心基础设施。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应加快大模型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在重要民生领域和关键战略领域更要保证大模型的自主可控。

为此,刘庆峰提出“加快大模型赋能工业领域,确保关键领域自主可控,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一是在工业领域加快推动大模型赋能提质增效,同时在金融、能源、通信等关键领域确保使用自主可控的国产硬件和国产大模型;在保障核心基础设施自主可控的同时,加快打造国产大模型应用生态;

二是在央国企加快推动自主可控的大模型底座建设,并与人工智能企业分工协作,发挥各自优势,联合创新、协同发展;

三是在软件行业领域加快推动代码大模型的深度应用,助力工业领域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刘庆峰表示:“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将会深刻地改变当前以人力和时长为主要商业模式的产业形态,根本上重塑产业的全球竞争力。”科大讯飞将从底座大模型能力、大模型行业应用能力以及生态体系的搭建上,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让“人工智能+”深度赋能千行百业,并大力提升科技创新的基础能力和水平。

编辑:曹雅丽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