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有效的宏观调控是实现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3月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经济主题记者会。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表示,2024年要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同时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这是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审时度势、综合考量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这样安排既锚定高质量发展这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又充分考虑了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既保持了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又适当加强了相机调控、精准调控,十分正确、非常必要。”蓝佛安说。
适度加力、提质增效是2024年财政政策的基调和特点。蓝佛安介绍,适度加力主要是统筹运用各类财政政策工具,适度扩大财政支出规模,落实税费优惠政策,促进高质量发展,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把握:第一,财政支出强度总体扩大。2024年赤字率按3%安排,继续保持较高水平,赤字规模达到4.06万亿元。同时,统筹各类财政资源,加大支出强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达到28.5万亿元,比2023年增加超过1万亿元,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第二,政府债券规模明显增加。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9万亿元,新增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万亿元,两项加起来达到4.9万亿元。此外,2023年四季度增发的1万亿元国债大部分都在2024年使用,这些实打实的政府支出能够带动和扩大社会有效投资,更好支持重点领域锻长板、补短板,激活经济发展动能,促进高质量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
第三,继续实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在落实好2023年延续和优化的税费优惠政策基础上,2024年将有针对性地研究出台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更好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提质增效主要是优化财政管理,加强政策协同,提升财政政策质效。蓝佛安认为,从财政管理来讲,就是要坚持内部挖潜,向管理要效能。落实落细过紧日子要求,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严肃财经纪律,坚决防止财政资金“跑冒滴漏”。从政策协同来看,就是要加强统筹协调,放大组合效应。统筹运用税费、专项资金、政府债券等政策工具,加强与货币、就业、产业等其他政策的协调配合,打好“组合拳”,避免“单打一”,推动政策同频共振。(孟凡君)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