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国政协委员赵延庆:加快发展低空经济产业 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

©原创 发表时间:2024-03-06 16:42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记者 曹雅丽

低空经济是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低空飞行(高度1000米以下)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2023年12月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首次将发展低空经济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赵延庆带来了一份《关于加快发展低空经济产业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建议》。

赵延庆

赵延庆介绍,沈阳市航空产业布局完善,基础优势明显,目前已建立起涵盖军用飞机及航空发动机整机、民用飞机大部件转包和零部件制造、通航及无人机整机以及航空运营和维修服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航空体系。特别是在通用航空及无人机领域,集聚了联航神燕、锐翔、无距科技等一批重点企业,在单/双发2-4座通用飞机、复材电动飞机及无人机的机体结构制造、系统安装、总装集成、实验试飞等领域形成初步能力。同时,沈阳市为全国首批1000米以下低空空域改革试点城市,并先后获批国家级通航产业示范区、国家首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在低空空域划分、政策法规完善、低空飞行活动管理模式和制度机制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已基本形成政府监管、军民航联合审批、市场化运作安全高效的低空空域运行管理和服务保障体系,具备开展低空经济产业试点的基础优势和前期条件。

“目前,深圳、合肥等城市相继启动布局发展低空经济产业。据专家预测,到2025年底我国低空经济将达到3万亿至5万亿市场规模,未来发展前景极为广阔。”赵延庆表示,沈阳应牢牢把握国家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机遇,尽早谋划、前瞻布局,加快抢占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先机和产业制高点,在低空经济领域将沈阳市打造成“南有深圳、北有沈阳”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因此,赵延庆建议,国家工信部、民航局等国家相关部委尽快制定并出台支持低空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积极支持沈阳市开展低空经济试点,重点在制定区域低空空域目视飞行航图、全域飞行规则和空域及飞行安全保障等低空空域管理体系,及布局整机和零部件制造业及低空飞行培训等服务业方面开展先行先试,打造国家低空经济产业先行示范区。

编辑:曹雅丽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