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国人大代表王彩云:科技创新助力奶业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

©原创 发表时间:2024-03-06 09:13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记者   曹雅丽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对于奶业来说,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之一就是要通过科技创新加速产业升级,推动中国奶业走向更创新、更高效和更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加快形成奶业新质生产力,将进一步推动奶业以及乳企发展动力的转换升级,提升消费市场的供给水平,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更强力的支撑,为人民的美好生活提供更多的助力。”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高级专家,伊利集团全球创新中心科学研究总监王彩云在接受中国工业报记者独家采访时表示。

王彩云

王彩云表示,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指引了方向。企业在发展中,应该强化创新驱动,加快品质升级,以先进生产力作为企业发展的推动力、支撑力。

“作为科研工作者,我和我的同事们一道,一直在围绕全产业链进行创新,形成‘从一棵草到一杯奶’的创新链路,解决全产业链技术瓶颈,加速推动技术成果转化和应用,增强中国奶业的核心竞争力,抢占全球产业技术创新制高点,为人民健康美好的生活助力,为奶业高质量发展助力。”王彩云表示。

王彩云介绍,在创新方面,伊利一直坚持和推动创新战略,在全球设立15个创新中心,紧紧围绕国际乳业研发的重点领域,整合海内外研发资源,从全球视角布设一张涵盖全球领先研发机构的全球创新网络,开展全产业链创新合作,取得了丰硕的实际成效。在品质方面,伊利始终坚守“伊利即品质”的企业信条,通过整合全球优质资源,持续升级全球质量管理体系,将严苛的质量管控标准贯穿于全球产业链,通过打造品质卓越的产品,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在新质生产力的探索过程中,企业遇到哪些困难与挑战,如何应对?对此,王彩云表示,在加快形成奶业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应当加强科教创新和产业创新的融合与平台打造,加强对于创新人才和创新成果的培养与保护,为创新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和优秀人才队伍,实现更多的技术突破和成果转化。

“解决全产业链技术瓶颈、实现技术突破和产出技术成果,都离不开创新平台的支撑。”王彩云介绍,目前在国内,伊利已经建立了三级研发平台,共同构建了伊利的技术主体。在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伊利作为重要合作方和参与方,联合其他共建单位致力围绕全产业链进行创新链布局,正在开展高水平协同创新。

王彩云表示,要培育创新人才。应该鼓励企业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开展联合技术攻关和成果产业化合作;要围绕创新链、产业链与人才链深度融合,优化我们高等学校的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全力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

“最后是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王彩云表示,知识产权对奶业全链条创新发展的引领和促进作用越来越重要,知识产权工作也逐步将产业和企业的创新研发、生产制造、品牌营销等进行了有效联结,“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

面向未来,王彩云表示,伊利将继续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提升全链数智化水平,加快绿色转型,实现人才的接续传承和行业的融通发展,带领行业推进形成向“新质生产力”的跃迁,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竞争力和持久动力。

编辑:闻育旻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