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国人大代表赵民革:精准支持城区老工业区发展新质生产力

©原创 发表时间:2024-03-04 16:14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记者  曹雅丽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首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赵民革带来了一份《精准支持城区老工业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建议》。赵民革认为,城区老工业区有着连片开发、工业遗存超大尺度空间等独特优势,具备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提供应用场景、创新资源、创业生态等条件的能力。精准支持城区老工业区发展,能够有效促进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

赵民革

赵民革表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2023年,中央企业启动实施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焕新行动和未来产业启航行动,在光伏制氢、碳纤维制造、汽车芯片等领域落地了一批重点项目,在激光制造、量子通信、卫星互联网等领域组建了一批新企业,在电子科技、新能源、生态环保、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推动了一批重组整合。

“首钢也聚焦科幻、互联网3.0、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赛道,深入推动首钢老工业区更新改造和产业转型,园区入驻企业300余家,其中70%以上为科技类企业,初步形成以‘科技+’产业为主导的高精尖产业体系。”赵民革介绍。

为支持城区老工业区发展新质生产力,赵民革提出两条建议:支持城区老工业区创建未来产业先导区;支持城区老工业区打造新型消费场景。

赵民革介绍,2024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指出,要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先行先试,结合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创建未来产业先导区。

赵民革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出台政策,支持城区老工业区创建未来产业先导区,加快集聚人才、技术、资金、数据等资源要素,实现转型升级。建议出台能级提升类支持政策,鼓励各省市将城区老工业区作为未来产业承载区域,在区域规划、创新平台布局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围绕创新链、产业链延伸加大未来技术应用场景供给;建议出台涵养培育类支持政策,在税收减免、经济贡献共享等方面予以特别支持;建议出台产业发展类支持政策,引导未来产业领域重大项目、重点企业、高端人才等落户城区老工业区。

赵民革表示,我国超大规模市场所释放出来的庞大消费需求为前沿技术产业化提供丰富早期应用场景,成为新质生产力不断形成和发展的重要促进因素。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溢出的新型消费,也将推动城区老工业区加快释放潜能、提升活力。

“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出台政策,支持城区老工业区运用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优化服务消费供给,引入更多沉浸体验式消费类应用场景,发展定制消费、智能消费、即时零售等新型消费场景。”赵民革对此充满期待。

编辑:曹雅丽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