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国政协委员姜妍: 打造重大装备“中国芯” 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原创 作者: 张国超 发表时间:2024-03-03 20:18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记者  张国超

“我刚刚在北京参加了180万吨/年乙烯项目的研讨会,这是全世界目前规模最大的乙烯项目。这个项目要采用我们研制的压缩机,成功后将是我们又一个里程碑的项目。我认为这项创新性的工作就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体现。”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沈鼓集团副总工程师姜妍在接受中国工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沈鼓集团副总工程师  姜妍

突破石化重大装备“天花板”

乙烯是石化工业重要原料,其生产规模和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乙烯压缩机可称为乙烯工业的“心脏”,百万吨级乙烯压缩机代表着石化装备最高水平,曾长期被国外垄断。

在2011年我国首台百万吨级乙烯压缩机在沈鼓集团下线后,120万吨、140万吨、150万吨,再到180万吨,姜妍带领团队近年来不断突破乙烯装置用离心压缩机组及配套设备的“天花板”,让国产重大装备的“中国芯”越来越强大。

身处东北老工业基地,沈鼓集团历经70余载沧桑,依然蓬勃发展。姜妍认为,沈鼓集团拥有三大核心优势:首先是技术优势,凭借持续的创新和深厚的技术积累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其次是人才优势,即拥有一支技术精湛、爱岗敬业的团队;最后是制度优势,灵活高效的管理体系和制度改革,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沈鼓集团多年来始终如一坚守在机械制造领域,长期的聚焦与深耕本行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优势。以创新驱动为核心,不断提升产品品质与技术力量,平衡发展软硬实力,实现产值持续增长,巩固在实体经济中的地位。

“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沈鼓集团自成立之初便深刻理解到关键核心技术的重要性。起初,他们依赖技术引进来发展,但很快意识到没有国家会出售自己的核心技术。因此,沈鼓集团转向自主研发,始终将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放在企业发展的核心位置。从无到有,从有到精,打破外国垄断、攻克“卡脖子”技术难关,沈鼓集团在科研的道路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所以,姜妍认为,对于制造业而言,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科技创新。

人才激励推动技术进步

为了推动技术进步,沈鼓集团特别重视技术人才的培养和激励。在物质待遇、精神鼓励以及生活支持方面都对技术人员给予极大的扶持,从而确保了技术团队的稳定性和持续的技术成果输出。员工们也始终怀揣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了产品的不断创新和升级。

“以我个人的经历为例,我的职业轨迹从担任室主任到成为沈鼓集团副总工程师。在科技领域勤奋工作的同时,我也被评选为沈鼓集团的特等劳模,并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等众多荣誉。企业不仅为技术人员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也让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更能实现个人价值,感受到职业成就的喜悦。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我们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不断追求卓越。”姜妍向记者讲述说。

作为国务院选定的试点单位,2022年沈鼓集团实施了混合所有制改革。混改后,员工的积极性得到了显著提升,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今年初,沈鼓集团聚焦客户导向,成立了解决方案中心,构建了售前、售中、售后的“铁三角”模式,促成良性发展循环。姜妍表示,此举旨在提升产品质量,并拉近与用户的距离,让制造的产品不再是冷冰冰而是富有温度,从而增强市场竞争力。

不断打造新的竞争力

姜妍认为,在未来的企业发展中,既要保留并传承优秀的传统,又要持续推动创新,这样才能实现持续的自我超越。鉴于当前制造业激烈的竞争环境,需要致力于提升产品的性价比,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同时,也应不断探索和开拓新市场,支撑企业获得长远发展和持续的竞争力。

今年全国两会,姜妍结合辽宁省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支持辽宁打造中国北方氢能产业中心和支持沈阳大力发展储能装备的建议。姜妍认为,辽宁省发展氢能产业基础较好。如果国家能给予支持,辽宁省就能够利用科研优势加快突破氢能核心技术,通过规模化应用助力我国氢能关键装备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维护好国家能源安全。沈阳市拥有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产业基础雄厚,产业门类齐全。大力发展储能装备,有利于助力新型电力供给、节约能源消耗、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同时姜妍还提出加快推进辽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建议,希望支持辽宁创建国家级“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举办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规模化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作者:张国超

编辑:张国超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