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国人大代表于旭波: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 完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方式

©原创 发表时间:2024-03-03 15:16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记者  曹雅丽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充分发挥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作用。”全国人大代表,通用技术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于旭波表示,要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进一步完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方式。

于旭波

于旭波表示,随着我国制造业逐步从中低端走向高端,科技人才队伍结构性不足、高层次研究型科技人才匮乏成为当前制约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于旭波表示,随着高端制造业科研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仅靠高校和少量科学研究机构的人才供给方式,难以满足行业快速布局高层次科技人才的需要,大量处于一线的科研转制院所、行业领军企业缺乏自主培养硕博士的渠道,严重制约了科技创新的步伐。

据了解,在今年两会建议的起草过程中,于旭波围绕机床行业展开调研。他发现,由国家主导建立的“十八罗汉”和“七所一院”,曾在我国工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历史性作用,但均不是硕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在新型举国体制作用下,制造业转制院所、行业领军企业汇聚了产业发展资源,这些企业具有了开展硕博士培养的基础和条件。”于旭波指出,以机床行业为例,通用技术集团把发展高端数控机床产业作为第一核心主业,是国内机床行业中产品种类最多、服务领域最广、综合技术能力最强、为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提供高端核心装备最多的行业龙头企业,拥有国家超精密机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精密超精密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平台,目前,承担国家级在研科研项目49项,企业导师队伍不断壮大,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得到了系统提升,具备了自主培养硕博士的基本条件。

于旭波表示,转制院所、行业领军企业开展硕博士培养优势显著,既能有效解决产教脱节问题,培养更贴近企业、行业、产业需求的人才,又能系统提升重点行业领域科技人才的基础理论水平和科研创新实践能力,还能倒逼企业加强科研能力建设,在提升自身学术水平和研究实力的同时,为国家输送更多卓越工程师,强化国家战略科技人才力量。

“企业始终站在科技研发、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前沿,能够了解‘真需求’,接触到‘真问题’。”于旭波建议,要进一步深化工程教育改革,支持机床等有条件的制造业领域转制院所、行业领军企业成为能够自主培养硕博士的学位授予单位。同时,调整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基本条件,支持拥有国家科研平台、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承担国家重要科研任务的转制院所、行业领军企业直接申请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不将本科生培养质量、学士学位授权年限作为限制条件。

编辑:曹雅丽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