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记者 马 艳
公安部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2041万辆,占汽车总量的6.07%;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1552万辆,占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76.04%。2023年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743万辆,占新注册登记汽车数量的30.25%,与2022年相比增加207万辆,增长38.76%,呈高速增长态势。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产业价值链也逐步由前端为主向后端转移。根据罗兰贝格预测,预计2025年整个汽车后市场将近2万亿元,维保业务约占七成。其中,2022—2025年三电 (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的复合增长率将接近40%。清研精准公共事务副总裁李健表示,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维保将是后市场最大的增量,尤其动力电池方面。
维修费居高不下
随着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不断更新换代的产品以及日益完善的充电设施正逐步缓解消费者的里程焦虑。但随之而来的是,新能源汽车更换电池费用高等问题也让不少车主备感头痛。
“我们现在可以说买得起车,却换不起电池。”一位新能源车主周先生告诉记者,他曾因车辆电池组受损去4S店维修,却被告知无法单独更换底部铝板,只能将整个电池组全部更换,但更换电池组的价格高昂,让他难以接受。
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重要的零部件之一,拥有较高的技术壁垒,需要通过专业设备进行检测、诊断与维保。一位新能源汽车销售人员表示,电池维修费用高,一是因为电池成本约占到整车成本的40%-60%,本身价格比较贵;二是因为有些车企将电池和底盘进行一体化制造,加大了维修成本;三是有些品牌的动力电池本身就只能进行整体更换。
除了电池给新能源汽车带来了高维修成本,还有专家指出,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新能源车安装了激光雷达,一旦发生事故,维修成本也很高。此外,有些车的部分零部件技术要求较高,很多供货商难以提供,只能使用原厂配件,而较为单一的零部件来源,也加大了维修成本。
维修人才缺口大
与燃油车相比,新能源汽车维修和保养的重点变成了 “三电系统”,涉及电子信息、通信等多个专业领域,对后市场服务商的专业知识、专业技术、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
据工信部等三部门发布的 《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到2025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人才总量预计达到120万人,但人才缺口预计可达103万人。其中,新能源汽车维修领域将面临80%的人才空白。
“人才慌”问题不解决,或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整个产业的发展。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会长张延华说,未来电动车维修技师将占主流,现有技能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不能满足电动汽车维修要求,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迫在眉睫。
而面对新能源汽修人才短缺的现状,许多车企已积极行动起来。一位车企的技术维修人员告诉记者,目前,他们不仅在内部加大了技师的培训力度,让一部分技师油转电。同时,也积极与职业院校加强合作,并针对具体细分领域,培养定向的专业人才,加快补上人员缺口。
推动数字化汽修
数字化凭借其高创性、强渗透性和广覆盖性的特点,成为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在数字经济的浪潮中,以汽车维修领域为主体的汽车后市场也在经历一次深刻变革。张延华表示,数字化汽修不仅是一场技术革新,更是一场服务和管理模式的变革。
近年来,以途虎养车、易车网等为代表的平台型企业已经抓住数字化机遇,开始打造全生命周期服务矩阵。
以途虎养车为例,途虎养车整合零配件供应商和销售渠道的数据,搭建全面、准确的汽车零配件数据库。同时,途虎养车还打造了多个数字化系统,涵盖仓储管理系统、运输管理系统、订单管理系统、门店管理系统等。
“基于汽车后市场数字化运营经验,途虎养车将继续带领体系内门店改造升级,让传统汽修门店承接新能源汽车的维保业务、动力电池和充电桩维修等业务,让新能源人才活水涌流,逐步实现同一门店 ‘油电兼修’。”途虎养车总裁胡晓东说道。
张延华则站在行业的角度提出了相关建议。他认为,应该进一步转变观念,提高站位,充分认识数字化在加快行业发展中的驱动引领作用,切实把握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新机遇,乘势而上,开拓创新,以加快推动汽车维修业数字化转型的实际行动,为汽车后市场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共建售后生态圈
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车型多、零部件数量庞大,由各个车企制定的售后服务规则也存在很大差异,未来行业应如何进一步发力以便更好地服务消费者?
胡晓东认为,新能源汽车维保需求需要一个足够体量的售后体系来支持,新能源汽车后市场建设需要协同联动。途虎养车期望与更多上下游企业共建新能源汽车售后生态圈,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胡晓东表示,“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汽车后市场企业的新能源战略,那就是 ‘不断寻求跟新能源行业玩家长期共同发展的机会,积极主动地建设基础能力,以及创造新的、更合理的业务模式’。”
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看来,后市场需要解决一系列基础性技术问题,比如电池检测、车价评估;也需要解决大量政策、标准、法规等问题,比如保险如何定价、车辆数据如何共享等,“希望能有更多企业与平台一起,共同为行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