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发展改革委: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发表时间:2023-12-19 13:45
分享到:

  随着经济动能持续恢复、各项政策接续推出、政策效应逐步显现,我国有条件、有能力统筹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圆满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12月19日,国家发改委召开12月份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李超介绍,2023年以来,我国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经济运行中出现一些新的困难挑战,各有关方面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加快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见效,多措并举扩大内需、提振信心、防范风险。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国经济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持续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取得了来之不易的发展成绩,值得倍加珍惜。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为工业企业效益持续改善夯实基础。同时,持续强化工业形势监测分析,及时发现工业经济运行中的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做好预研预判和政策储备,切实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国工业超过七成行业利润有所改善 

  11月份,我国经济运行延续回升向好态势一是生产保持较快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6%,比10加快2个百分点。其中,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8%和6.2%,增速分别比10加快3.6个和4.4个百分点。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9.3%,比10加快1.6个百分点,住宿和餐饮业等接触型聚集型服务业增速较快。二是消费保持较快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1%,比10加快2.5个百分点。汽车消费、服务消费增长势头较好,是消费恢复进程中的突出亮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11月份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29.4%和27.4%,环比分别增长7%和4.1%,从平台企业监测的数据看,餐饮消费保持良好增长态势。三是稳投资力度加大。截至11月底,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已基本发行完毕各地通过全国统一的平台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吸引民间资本参与项目1490个,总投资规模1.9万亿元。同时,用好1万亿元增发国债,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根据增发国债项目实施工作机制确定的项目和国债金额,下达第一批项目清单,涉及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方面近2900个项目。四是外贸进出口保持增长。11月份以人民币计价的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1.2%,比10加快0.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由上月下降3.1%转为增长1.7%,进口增长0.6%。五是生产经营活动预期向好。尽管制造业PMI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有所回落,但企业预期指数保持高位,11月份制造业PMI中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连续2个月回升,非制造业PMI中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创近5个月以来新高。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稳住工业增长、促进工业企业利润改善是推动经济回升向好的重要基础。从发电量看,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发电8.07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11月份发电7310亿千瓦时,增长8.4%;其中,火电、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分别增长6.3%、5.4%、26.6%、35.4%。从用电看,1—11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3%。其中,一产、二产、三产和居民生活用电量分别增长11.5%、6.1%、11.3%和1.1%。分地区看,全国14个省(区、市)用电增速超过6%,6个省(区)用电增速超过10%。11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增长11.6%。 

  2023年以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企业效益逐步恢复。从10月份数据看,工业企业利润已连续3个月保持同比正增长,超过七成行业利润有所改善从需求端看,主要是内需恢复拉动了企业收入增长。随着宏观政策效应持续显现,内需恢复、订单增加带动了工业企业销售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连续4个月保持在97%以上,带动企业营业收入连续4个月回升。以装备制造业为例,随着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深入推进,相关领域市场需求不断扩张,推动装备制造业加快增长,进而带动企业效益持续恢复,1—10月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速高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8.9个百分点。 

  从供给端看,主要原因是企业单位成本不断降低。各项助企惠企政策落地落细,有效降低了部分要素成本和税费成本;再加上企业生产不断恢复,规模效应有所增强,降低了工业企业单位成本,推动企业利润率提高。10月份规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4.58元,连续4个月同比下降;营业收入利润率为6.19%,连续3个月同比提高。 企业利润增长,意味着更有条件增加劳动者收入、实施扩大再生产,进而为扩大国内需求、改善民生福祉、增强发展动力提供支撑,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 

  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反映新时代经济工作规律的“五个必须”,明确了做好2024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政策取向和重点任务。李超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结合职能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的重大部署,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一是坚持目标导向,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围绕明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结合“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密切跟踪经济运行变化,加强形势分析和政策研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同时,做好政策预研储备,为应对各类风险挑战备足政策工具。二是突出问题导向,着力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卡点堵点。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支持新动能成长壮大,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进一步提高投资效率和有效性,推动消费稳定增长,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扭住高质量发展不动摇,加强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三是强化综合统筹,确保党中央各项部署落地见效。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各领域政策统筹协调配合,强化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持续深化改革开放,不断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进一步吸引和利用外资,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抓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落实落地。统筹实施区域、双碳等重大战略,落实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强化清单化闭环式抓落实,明确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等,明确年度目标和实施进度要求,及时开展“回头看”,高质量完成各项任务。 

  《关于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的指导意见》“PPP新机制”印发1个多月以来,为切实推动《指导意见》各项任务落实到位,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加快推动制度建设和政策解读。一方面,抓紧完善配套文件。为更好推动新机制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力量抓紧研究起草了特许经营方案编写大纲、特许经营协议范本等2份配套文件;同时,对2015年印发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目前正在公开征求意见,对于各方面提出的宝贵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认真予以研究吸纳。另一方面,积极开展政策解读。国家发展改革委面向发展改革系统、有关部门、中央企业、金融机构等组织开展了4场培训解读会,同时在摸排各方关切的基础上,集中回复了一批关注度高、代表性强的共性问题,帮助各方准确把握文件精神,更好服务民营企业参与项目。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在规范和服务这两个方面持续发力,加快落实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一方面,要推动规范发展。需要指出的是,规范发展不是限制发展,而是通过建章立制、依法监督、阳光运行,促进更加公平、高效、健康的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推动有关方面严格落实指导意见及相关配套措施要求,确保特许经营项目落地不变形走样。另一方面,要加强服务保障。起草特许经营方案编写大纲、特许经营协议范本两个配套文件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加快推动出台这些配套文件,为新机制实施完善制度保障及时梳理摸排各方对PPP新机制实施的意见建议,持续做好政策咨询、解读、指导等工作,引导各方准确理解、全面落实“聚焦使用者付费”“最大程度鼓励民营企业参与”等总体要求,更好发挥新机制在提高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项目建设运营水平、拓宽民间投资空间、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等方面的作用。孟凡君) 

 

编辑:李芊诺

责编:汪黄任

审核:张永杰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